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出租车运价上调保护了谁的利益
作者:晏扬


    ■晏 扬
  油价上涨,此前一些城市纷纷提高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现在,上海市终于要带头提高出租车运价了。6月13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调整出租汽车运价和完善运价油价联动机制听证会,24名听证会参加人员绝大多数赞同涨价(据6月14日《新闻晚报》报道)。
  照例是一场多数代表赞成涨价的听证会。不过,这次笔者不想批评听证代表没有真正代表民意,因为他们似乎别无选择——有关部门提供了两套调价方案,方案一是出租车起步费由12元调整至13元,方案二是出租车运价由每公里2.4元调整至2.7元,两套都是涨价方案,调子已定,非此即彼。
  有人可能说,油价上涨,出租车运价难道不该相应上调吗?其实,这样的“价格传导”也许适用于其他行业,却未必适用于一些城市的出租车行业。以上海市为例,出租车司机都是为出租车公司打工,每辆车每月上缴给公司的“份子钱”,虽然前段时间有所下调,但每月仍高达8000多元,每年约10万元,一辆车开4至5年,出租车公司获取的毛利润高达40万至50万元(各家出租车公司略有不同),而出租车所使用的桑塔纳3000的价格一辆只有10万元左右,这是出租车公司支付的主要成本。
  很显然,化解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应该由出租车公司作出让利,而不应通过上调运价来保证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这其实与其他涨价听证会有共同之处:缺少成本监审,成本收益变成糊涂账,涨价理由似是而非。人们不禁要问:成本上涨的压力为何总是一股脑地转嫁给消费者?出租车公司获取的暴利到哪里去了?它凭什么旱涝保收?
  此前,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波表示,出租车运价调整后,将全部用于提高驾驶员的收入,保障其核心利益。实际上,据笔者平时与上海市一些出租车司机的交流,他们的收入确实不高,但他们最不希望通过提高运价来提高收入。原因很简单,上海市有多种较为便捷的交通方式供人们选择,出租车运价上调,打车的人就会减少,司机的生意越发难做。所以,他们的最大愿望是出租车公司降低“份子钱”。
  提高出租车运价保护不了司机的核心利益,却损害了消费者的核心利益,而它所保护的,只不过是出租车公司的核心利益,维持其暴利,让其旱涝保收。可以说,出租车公司的成本收益不合理、不透明,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最大病根,司机为其所累,消费者为其所累,政府部门也为其所累。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是加强成本监审和公开,消除出租车公司的暴利,以行政手段让运价回归合理水平;要么是政府部门放开出租车运营许可,打破出租车公司的垄断,以市场手段促使出租车运价回归合理水平。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出租车运价上调保护了谁的利益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