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试点网格化服务管理近一年来,17个街道、205个社区被划分为589个社会管理网格,公共管理和服务变被动为主动——
网格助理员李建平(左)在写民情日志
■本报记者 郑梦超
“现在居民们一见到我,就会把他们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和意见告诉我,我把这些都记录在民情日志中,交给社区工作站统一协调解决。”6月9日,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南里东区第二网格的助理员李建平笑着对记者说。
据了解,北京市东城区于去年7月启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整合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力量,成立社区工作站,以网格为单元开展工作,工作站人员主动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东城区至今已为辖区居民服务做实事6700余件。不少居民表示,网格化服务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及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一些过去难以解决的治安隐患、邻里纠纷、公共服务等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走家串户了解社情民意
记者了解到,网格是东城区“区—街道—社区—网格”4级管理的最后一级,也是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主要环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要求“七员”进网格,“七员”即: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力量及网格消防员。其中,专职负责网格工作的是网格助理员,其主要工作是协助网格管理员了解社情民意,而后汇总到社区工作站。网格能解决的问题,由网格管理员牵头处理,解决不了的,由社区工作站或街道指挥分中心协调解决。
短暂交流后,东城区东花市南里东区第二网格的助理员李建平带着记者前往他负责的网格巡查。李建平说,他的办公室就是有700多户居民的网格,他的工作就是走家串户了解社情民意。每天早上,他会先到社区工作站签到,然后带着民情日志,到自己负责的网格内走访。下班前,他会把民情日志上传到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网络信息化平台上。“助理员来啦,我这两天正好有时间,你看谁家缺少家政服务工人,帮我联系一下。”巡视途中,来自河北的居民吴大妈对李建平说。“没问题,我回去后就看民情日志,看哪家需要家政服务,有结果后我立刻打电话通知您。”李建平一口答应。李建平对记者说,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运行初期,他和其他网格助理员一样,每天都要加班加点了解民情。经过多次入户,特别是将居民的一些困难及时反映和解决后,网格助理员跟居民们熟了,大家逐渐认可了他们的工作。
网格成居民互助平台
“以前去新开的菜市场买菜总是提心吊胆的,因为没有停车的地方,菜市场里各种车辆穿来穿去,安全是个大问题。”东花市南里东区居民李大爷向记者介绍说,“网格助理员及时发现并上报了这个情况,社区工作站立即召开了协调会,最终让菜市场的管理方改善了停车条件。现在菜市场里井井有条,不再像过去那样了。”
东花市南里东区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张欣惠对记者说:“社区建起菜市场后,居民们非常欢迎。但我们的网格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等安全隐患。为此,社区工作站协调市场开发商及管理方共同出资划出停车位及购买停车工具,解决了问题。”
张欣惠说,东花市南里东里社区共有4个网格,通过网格工作人员的引导,网格内居民间自发形成了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第四网格的特点是行政职能部门、部队单位较多,这些单位经常与居民共同组织文娱活动,并与在校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结对提供帮助;第三网格内退休居民较多,热衷开展文娱活动;第二网格居民热心公益事业,经常为辖区内环境卫生出谋划策;第一网格的居民热心捐助贫困学生。现在,网格不仅是居民反映问题意见的平台,也是参与社区建设、互帮互助的载体。”
有效实施社会管理和服务
“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创新来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参与感。依据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和差异性原则,我们将辖区8个社区划分为26个网格,平均每个社区2-4个。网格不是一级组织,而是社区开展工作的一种新手段。”6月9日,东花市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刘文生对记者说,东花市街道有户籍人口5万人,流动人口1.5万人,通过整合力量到更为细小的网格中开展工作,可以更为有效地实施社会管理和服务,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发现和处理各种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格化服务优势,东城区还积极借助信息科技手段。在刘文生的手机中,有一系列名为“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工作日报”的彩信。打开6月7日的彩信,记者看到其内容为截至当天18时东城区上报事件的汇总,其中包括治安防控类、矛盾调解类等案件的数量等信息。“彩信只发给街道社会服务指挥分中心的负责人,由负责人按照信息进一步安排工作解决问题。同时也便于各街道交流网格经验,互相学习。”刘文生说,为加快网格信息平台建设,东花市街道办事处还自主研发了网格信息化办公系统,将各类数据录入,并与区信息平台对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东城区副区长宋甘澍对记者说,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实施至今,全区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400条,化解矛盾纠纷630起,排除案件事件8400多件,为民办实事6700余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300余起。目前,东城区17个街道205个社区以589个网格为基础,实现了“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专群结合、各方联动、信息联通、精细管理”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目标。今后,东城区将继续结合各街道实际情况,以网格化服务为基础,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为百姓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本文图片由东花市南里东区社区居委会提供)
●相关链接
网格化服务管理大家谈
■徐女士(东城区居民):网格
化服务管理让我们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遇到困难只需反映给每天深入社区的网格助理员,有关部门就会迅速给予解决。
■杨立新(东城区东花市南里
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网格化服务管理是责任监管、层次清晰、全员参与的新型管理格局,网格工作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地为居民着想,勇于工作创新,深入居民中去。
■周同(北京市海淀区居民):
网格化服务管理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居民与政府职能部门直接对话,有利于尽快将民意上传下达,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 (郑梦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