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公务车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多数合资B级车暂时出局
作者:谢莉葳


    ■本刊首席记者 谢莉葳
  日前,各地党政机关陆续接到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情况自查登记表》,正着手对每辆公务车进行逐一核查、登记。
  被誉为“史上最严”的公车改革,随着《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的发布拉开帷幕。《办法》对原有公车配备标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订,无论车型排量、采购价格、配备数量都被大幅下调。
  “1818”将使公务车平民化
  “以后有资格坐奥迪的,恐怕真的只有部级干部了。”
  来自北京市国税局车购税征管分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市民新车购置价已超过25万元/辆,同比增加7.23万元。限购之后北京市民更倾向于买车时一步到位,在价格承受范围内尽量选择中高档车。
  而按照《办法》,一般公务用车配备为每20人不超过1辆,排气量从2.0L下调至1.8L,价格上限从25万元下调至18万元。这就意味着,今后绝大多数在京党政机关公务车档次都在私家车平均线以下。
  这个被业界称为“1818”(1.8L以下、18万元以内)的公车改革《办法》虽业界早有耳闻,但真正的核查工作启动时,仍令人振奋。
  “这次公务车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一位机关负责人表示。
  “谁都没想到我们国家公务车改革力度这么大、这么快。”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预测,这次调整将对国内中级车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2.0L、合资B级车率先出局
  “1818”的推出对一些传统热门公务车冲击较大,尤以合资品牌B级车为甚,多数面临出局的尴尬,雅阁、凯美瑞、天籁等日系三强被拒之门外。“企业很难踩准公务车政策的调整步伐”,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对此颇有感慨。
  据曾庆洪介绍,1998年,广汽本田在做产品规划时,考虑到当时政府采购标准为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以下一般公务车为排量2.5L(含)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于是选择了2.3L雅阁入市。1999年,产品刚一下线,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将这一级别公务车排量下调至2.0L(含)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于是,广本又赶紧生产2.0L雅阁。去年广汽传祺上市,首款产品本是搭载2.0L发动机,不料政策又降到1.8L(含)以下、价格18万元以内,好在这次广汽有所准备,1.8L传祺很快投放市场。
  B级车一直是公务车采购的热点。从目前市场上的主流B级车来看,上海大众新帕萨特1.8TSI最低指导价21.88万元,2011款迈腾1.4TSI自动标准型最低19.38万元,均已超标;只有昊锐1.4TSI部分配置价格达标。其他车型如雪铁龙C5、标致508、天籁、雅阁、凯美瑞、蒙迪欧、君威、君越、起亚K5、新索纳塔、睿翼等车型,最低排量均为2.0L,不符合采购标准。
  业内人士分析,新帕萨特、迈腾等车型相对简单,仅需通过减配降价即可过关。而雅阁、天籁、凯美瑞、蒙迪欧等车型,须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款1.8L以下排量发动机,才能有望入选一般公务车采购目录。
  记者调查中发现,尽管主流合资B级车达标者寥寥,但面对公务车采购市场的巨大诱惑力,多数车企并未选择放弃,正在调整产品线,以尽快满足新采购标准。一大明显变化是,主流中高级车热衷推“T”,催热了涡轮增压车型。
  由于采取涡轮增压方式,可以实现20%左右的动力提升,油耗节省15%左右。如迈腾1.4TSI的动力可媲美传统的2.0L车型,1.8TSI相当于传统2.4L,此类车型或将成为采购大单中的黑马。
  自主品牌迎来难得机遇
  《办法》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应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实行政策优先采购。”
  “比3000元节能惠民补贴更给力。”这一政策信号让吉利、江淮、奇瑞、长城等国内自主品牌厂商兴奋不已,包括华晨尊驰、骏捷、奇瑞A3、吉利帝豪EC7、比亚迪F6、荣威550、荣威750等车型,有望更多地分享公务车采购这块大蛋糕,广汽传祺、奔腾B70、帝豪EC8等车型也跃跃欲试,将“换芯”选装1.8L发动机,进军公务车市场。
  不过单有利好政策是不够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此前国内的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比亚迪、华晨、江淮等,一直在朝公务车市场努力,但斩获订单寥寥。一位公车采购承办人坦承,并非出于虚荣心或是爱面子不愿购买自主品牌车,而是担心故障率高。几年前他们购买的一批某自主品牌车,其中一辆刚从4S店提车还没开回单位就坏在路上,“如果三天两头出毛病,误了公事肯定会挨骂的。”尽管自主品牌制造品质已今非昔比,但产品成熟度和故障率控制还需进一步提升。
  对以往并不抢手的合资品牌A级车来说,《办法》也被视为重大利好,卡罗拉、思域、锋范、天语、速腾、英朗、景程、福克斯、悦动等车型,符合新采购标准车型,有望成为政府采购热门车型。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我国公务车市场将以低排放、中端配置为主,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有望大幅提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汽车·趋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多数合资B级车暂时出局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