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美)彼得·海斯勒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内容简介:
这部书是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中国纪实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的完结篇。
彼得·海斯勒有一个中文名字叫何伟,这是他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加入“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时取的。在此之前,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后赴牛津大学取得英语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他毕业旅行时来到北京,因为感觉这里的人们“比较活泼,有精神”,决定再次探访中国。
从1996至2007年,海斯勒在中国生活了10年,担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为《国家地理》等杂志撰稿。他在“中国纪实三部曲”中,从一个外来者的角度,描绘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经济腾飞期间,从乡土到城市的巨变。
2001年夏天,生活在北京的何伟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7年中,他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7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与前两部书相同的是,《寻路中国》具有强烈的“私人写作”的独立气质,同时采取了“以小见大”的观察方式。全书分为三部分:“城墙”、“村庄”和“工厂”。海斯勒说:“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
作为私人记录,《寻路中国》里直观、诚实、利落的文字和图片,随机性和现场感十足的发现和交流,比大部头著作更具亲和力。一些国人惯见的人事景物,诸如“40码最安全,80码有危险,100码进医院”等交通宣传标语,在这个老外眼中,漂亮得近乎艺术品。至于用汽车轮胎给谷物脱粒的“乡村智慧”,车主们在弯道违规超车、赌气较劲的场景,作者的描述别具喜剧色彩。
海斯勒在《寻路中国》里,谈到了一些宏观现象。例如他提到在拿到驾照后的数年之间,中国汽车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寻路中国》对于中国飞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个人层面所付出的代价,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呈现。速度带来了摧枯拉朽的心灵碾压和无所适从的“空洞感”,“人们活得很有激情也很辛苦,时刻感觉到,有人在身后紧追不舍。”
(文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