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上海市工商系统积极拓展消费维权网络,加大消费教育引导力度——
哪里有消费热点,消费教育就覆盖到哪里
作者:贾君


    ■本报记者 贾 君
  近几年来,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和强化消费教育引导有关工作要求,上海市工商机关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和“五个更加”,深入推进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12315“五进”联络点各项工作,切实加大消费教育和引导力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据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徐枫介绍,自2000年开始在全市各个居(村)委会建立消费维权联络点以来,上海市工商机关积极推进联络点向社区、企业、市场、学校、景区等领域延伸,不断丰富联络点的载体功能。目前,上海市已建立6373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权联络点,对全市社区、农村做到了全覆盖。据统计,2010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联络点共受理消费者申诉308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7.5万元,受理举报1243件,案值105万元,接受消费者咨询6.8万人次,共组织联络员学习培训6103人次。
  为进一步强化消费维权工作,上海市工商机关找准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与各级地方政府关心关注问题的结合点,积极争取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目前,上海市所有12315“五进”联络点的硬件设施、联络员选派、制度建设、目标考核等方面,都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各区县工商机关充分利用平安小区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平台,积极参与各区县政府社会管理事务,深化基层维权网络建设。其中,浦东新区、静安、嘉定等工商分局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街道、乡镇层面共建维权联络站,由街道和工商所联合管理指导,把12315“五进”联络点建设纳入到地方政府的重点实事项目中,在确保基层维权工作有标准、程序讲规范的同时,得到了地方政府对联络点工作更高程度的重视、更有力的保障,进一步推动了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
  在基层维权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上海市工商机关坚持以推进“四个转变”、“四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12315“五进”联络点的各项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近年来,上海市工商局——工商分局——工商所——联络点的四级维权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有效实现了由12315网络、维权联络点网络、基层工商所网络所构建起的一个立体维权监管网络,一批有特色、有实绩、有亮点的联络点脱颖而出,有效推动了维权网络建设向纵深发展。
  借助遍布全市的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上海市工商机关充分推动消费维权关口前移,深入开展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警示、消费知识普及,不断关注消费教育载体以及消费教育内容的创新,探索性地建立了多种消费教育课堂,让消费教育进公园、入校园,上电视、进社区,努力让消费者了解有关消费安全知识、依法维权和法律救助途径,实现了“哪里有消费热点,消费教育就覆盖到哪里”的消费教育工作目标。
  为提升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的运作效能,2010年,上海市工商局以加快信息工商、数字工商建设为重点,研发了消费维权联络点网络平台,形成了四级联网,为强化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网络平台。通过该网络平台,上海市工商局实现了对联络点走访、指导、培训、宣传等工作的电子化运作,落实了“五进”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网络平台,各级工商机关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消费警示,普及维权知识,更有效地开展消费教育和引导工作。
  据统计,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底,上海市工商机关共面向消费者举办专题会144次,面向行业和企业举办专题会203次,开展大型宣传、咨询等活动2968次,开展授课、培训活动50319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225万余份,发布消费提示和警示近12万条,开展消费体验、消费调查、消费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112次,收到了显著成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红盾前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哪里有消费热点,消费教育就覆盖到哪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