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吟诵《伏羲颂》清脆婉转 谢莉葳/摄
本报兰州讯(记者谢莉葳)6月22日时逢夏至,乃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时,甘肃天水伏羲祭祀广场古乐悠悠,气势恢宏,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甘肃省文化厅承办的2011(辛卯)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在此隆重举行。
“陇坻苍苍,渭水泱泱,太昊伏羲,成纪发祥……”在雄浑悠扬的鼓乐声中,海内外中华儿女5000多人恭然肃立,34通鼓声(代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9响钟鸣(9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最高礼数)之后,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恭读了祭文。随后古朴庄严的告祭乐舞盛装登场,童声吟诵《伏羲颂》清脆婉转,乐舞祭祀气势恢宏,将公祭大典推向了高潮。来自13个国家、24个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代表,我国台湾中南部乡镇民意代表65人和海峡两岸各界代表依次步入先天殿内,瞻仰伏羲圣像,敬献花篮,并行三鞠躬礼。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列三皇之首,五帝之先,相传他画八卦、结网罟、刻书契、制琴瑟、授耕作、始嫁娶,伏羲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考古学上的前仰韶文化大体相当,距今约7000—5000年。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从蒙昧跨入了文明。
伏羲的诞生地“古成纪”,其中心就在今黄河流域渭水上游的天水市。市内众多遗迹如伏羲象天法地的卦台山、安伏、龙马洞、封姓石、风台、风沟、葫芦河、雷泽、仇池山、伏羲庙等遗址留存至今。天水自古就有民间祭祀伏羲和官方祭祀伏羲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56年春秋时期,延续至今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逐步形成了规模宏大、程序严谨的祭祀文化。1988年,天水市恢复公祭伏羲大典。2006年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期举办的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