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报近日陆续刊发了3篇记者调查,报道了一些地方电信运营商在校园涉嫌捆绑推销电信服务项目,给学生消费群体带来不便。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再次强调要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再过一个多月,新的学期就要开始,地方电信管理部门、电信运营商对工信部的通知如何落实?校园消费群体对电信服务有哪些期待?本报记者进行了回访。
本报大连讯(记者张 恒)4月4日、4月25日,本报先后以《手机卡卡住校园一卡通》和《使用校园一卡通麻烦不断》为题,报道了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推行校园一卡通与中国电信大连分公司手机卡捆绑销售,引起学生及家长不满的情况。此事经本报、央视焦点访谈、辽宁卫视等多家媒体披露之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部分学生和家长表示,不愿意接受被动捆绑式服务。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一位学生会干部向记者介绍说,他在大学生活近4年,只有中国电信可以在该校内设置服务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只能在校门口进行促销,不允许进入校内。在记者调查中,多数学生期待电信运营商公平竞争,主动维护学生消费者的知情权、自由选择权等合法权益。
一位学生家长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一入学就给学生一张手机卡要求强行使用,这给学生造成不便,我们希望电信运营商用好的服务、便捷的服务吸引消费者主动选择。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大连市消费者协会3·15律师团团长王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巨大的高校学生市场,任何一个电信运营商都不会轻易放弃。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其中被禁止的诸多做法恰恰是电信运营商在校园用户争夺战中的惯用招数,可以说该文件卡住了运营商的“命门”,对学生消费群体是一种保护。现在距各高校新生入学尚有一个多月时间,该文件的效果能否显现,还有待市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