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钱在现实生活中能买什么?一瓶矿泉水,或者一个西红柿。以目前物价形势看,1元钱的购买力实在有限。不过,1元钱在互联网上的购买力似乎可以很大:保温杯、内衣、电影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珠宝等等,这些在商场超市中售价几十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商品,搬到互联网上,就可能被挂上了1元钱的价签。
价值不菲的“1元品”曾是火爆一时的网络秒杀主角,近乎白送的“1元品”让无数网民眼馋,但是很少有人能抓到它。间或有幸运儿被电商企业抛出,但其究竟是真是假,网民们半信半疑。时间久了,网民对此逐渐失去了兴趣。
“1元品”秒杀活动尚未淡出网民视野,1元钱团购又粉墨登场,其中包括健身卡、饮食套餐、一日游、珠宝、笔记本电脑等等,其中不乏阿迪达斯鞋等知名品牌商品。但让网民感到不爽的是,许多1元钱团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购,而是变成了抽奖,究竟花落谁家无人知晓,也很少看到公证机构参与。还有些所谓名牌商品是假货,而1元钱服务项目或者服务打折扣,或者附加很多收费等等。
或许感到1元钱商品太多了,吸引力不足,一些电商继续发力,推出1分钱商品,包括化妆品、食品等等。实际上,许多网民拿到的都是小包装赠品或者三无产品。
林林总总的超低价商品不断涌现于互联网,无非是想吸引网民注意力,增加注册用户,抬高网站流量,期望短时间内对网站知名度起到爆炸式的传播效应。可是,如果网站只是用超低价来忽悠网民,并未积极兑现网民的订单,势必引发网民们群起而攻之,网站到头来得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用超低价商品或服务忽悠网民的现象泛滥于互联网,此类网民投诉举不胜举,其根本原因在于购物网站丧失诚信、急功近利。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一些小型购物网站,也包括排名前10、披着洋马甲的购物网站。令人可笑的是,这些知名购物网站的掌门人,一边百般推脱,拒绝对频频发生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一边不时在知名门户网站上亮相呼吁网络诚信,并对曾经犯的错误表示羞愧。在绝大多数网民们看来,这些掌门人只是在表演,他们的做法无疑会对网民们造成更深伤害。
目前,我国网民接近5亿,其中约有2亿网民在网上购物,网络购物的发展势头出乎人们预料。如今,网络购物涉及到的商品,几乎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从难以计数的C2C网店到大型B2C平台,还有眼下急速增长的团购网站,到处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如果放任这种丧失诚信的风气不断蔓延,毁掉的将是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行业呼唤诚信,重树消费者信心,已是当务之急。
(张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