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大会上,北京同仁堂集团凭借多年的善待文化实践,荣获全国模范和谐企业称号。
同仁堂是一家拥有342年历史的中医药老字号企业,现有职工1.5万人,总资产120亿元,年销售额130亿元、利润10亿元。300多年来,同仁堂始终坚持创立者的“仁德”理念,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企业最高追求。特别是1995年,新领导班子上任后,提出善待职工、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善待社会的4个善待全新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善待文化,实现了“仁德”思想的创新,推动百年老店健康快速发展,企业因此连续5年荣获全国和北京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今年5月,全国协调劳动关系3方调研组在北京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同仁堂调研。调研组认为,同仁堂的4个善待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尤其值得推广。
用仁心和仁术,善待职工。努力创造条件,确保广大职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如通过建设现代化的生产基地、提供免费午餐、设立健身房等形式,为职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建立正常的收入分配增长机制,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仅“十一五”期间,就为职工增资12级。
用诚信和诚意,善待经营伙伴。通过与经营伙伴互利互惠、互帮互助,形成了同进退、共荣辱、齐发展的良好合作关系。比如,当得知山西临川一个常年为同仁堂供应黄芪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连年亏损、难以为继时,他们立刻派人前去帮助出主意、想办法,使该基地当年经营状况就明显改善,2010年已经扭亏为盈。
用行动和业绩,善待投资者。被股民誉为“最值得收藏的十大金股”之一的同仁堂股份上市14年来,年年分红,目前按复权价格计算每股已超200元,是上市发行价的近28倍。
用爱心和责任,善待社会。同仁堂把善待消费者视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以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关注世情民生为切入点,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在生产中,坚持“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在零售终端,始终坚持代客煎药、登记短缺药品等10多项便民服务。与此同时,还连年为中医药进社区和北京市慈善协会组织的“春雨行动”大额捐款,经常开展义诊活动。据了解,近年来同仁堂为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达5000多万元。 (蒋和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