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震/文 郝 军/摄
上半年车市行情的不景气,让汽车厂商感到销量与库存的双重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17家重点企业中已有8家利润呈现负增长。而在前4个月,利润负增长的仅为6家。这表明,利润呈现负增长的车企在逐月增加。如果年底行情不景气,降价肯定会成为主流的促销手段。年底前为了清理库存,冲量销售,回笼资金,经销商确实会牺牲自己的利润大幅促销。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购车的好时机,但是商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汽车消费的陷阱自然也会增加。尤其是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购车,因此,上当受骗的事情时有发生。
不去4S店购车担心上当受骗,可是去4S店购车呢?还是有一些环节是需要我们防备的。多一些准备,多一些理性,有些招数是可以拆解的。
提示一
案例:日前,家住北京的消费者梁先生打算购车,他在网上看到,一些自称某某品牌代理商报出的车价,远远低于他在4S店打听到的报价。梁先生觉得车价能便宜一点是一点。他就根据网上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一家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销售人员自称是一家二级经销商,购车可以便宜很多。经过销售人员的一番游说,梁先生动心了。随后,双方达成了购车协议,共14.4万元。其中购车费用为13.58万元,余下的8200元应包含购置税、交强险、商业险及上牌费用和装饰。
事情看似很顺利,可梁先生去提车时,该汽车销售公司却不再承认之前的承诺,说8200元中包含的“税”是车船税,而不是购置税。由于双方当时签订的销售合同并没有写清楚购车明细,梁先生有苦说不出。
分析:正如梁先生的遭遇一样,对购车消费者的引诱,首先是从网络开始的。这些连二级经销商都不是的汽车销售公司,在网上遍发广告,通常以“京城最低优惠价”、“提车送5000元装饰”、“直接提车不加价”等为诱饵。无非是想让消费者感觉捡了老大的便宜,其实却是想方设法从中骗取购车者的钱财。
利用购车者对购车缴纳税费的不了解,这些销售公司在协议中说包括上牌照、保险和缴税等一切费用,一些购车者以为购置税也包括其中。但在交款后,他们会告诉你,协议缴的税是车船税,购置税需要购车者自己去交。
对策:虽然厂家拿给各4S店的车价会有所差别,但在购车价格上不会相差太大。购车时,最好先了解一下4S店的车价,如果在此基础上低得太多,基本可以确定是一个陷阱。另外,无论在哪里买车,都要签订相应的合同,将对方承诺的一切都写进合同里。或许当你要求签订一份详细的购车合同时,这些销售公司就会将你拒之门外了。
提示二
案例:北京车主陈先生买车时,多方比较了相中的车型的价格。他发现各4S店给出的价格相差不大,只有1000元左右。其中一家虽然车价高了一点,却表示要送价值3000元的超值大礼包。销售人员说,这3000元的礼包中,包含了价值2000元的汽车膜、价值600元的倒车雷达、价值400元的地胶。并提醒说,买了车后,这些都用得上,到时还得再掏钱做。陈先生心动了,他觉得反正买车后也要做这些,4S店里都赠送了,想想也挺划算。陈先生最终在这家4S店买了车。然而,入夏以后,陈先生感觉汽车膜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隔热效果不仅差,而且开始退色了。地胶的味道也出来了。
分析:购车赠送车内装饰是经销商惯用的促销手法。一个汽车品牌在一个城市里,往往有几家4S店,消费者很容易搞清楚车辆的价格行情,毕竟厂家给的政策差不了多少,对于一辆车,消费者当然要选择价格低的。事情并非这么简单,4S店的策略很高明。价格高的4S店说,除了价格优惠,还给价值几千元的装饰大礼包,加起来总体优惠幅度最大。但一些经销商赠送的装饰大多包含了水分,其实际价值往往会在经销商宣传的标准上大打折扣,而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极为普遍。一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经销商赠送的号称进口或优质产品,其实是一些质量极为低劣的廉价产品。将普通的贴膜、地胶、皮椅等价格翻番,以“购车赠送××元豪华装饰”诱惑消费者。号称价值2000元的汽车膜,说不定500元都不到;号称价值1000元的倒车雷达,有的才200元;而价值200元地胶,估计也就50元。
对策:买车时,消费者将精力放在砍价上,切记不要拿送装饰为由代替给车进行优惠,里面的水分很大。只要现金优惠是最稳妥的办法。假设大礼包中真如4S店所说的都是精品,甚至有原厂件,那么他在车价上肯定还有砍价的余地。另外,你可以去汽车装饰市场,看看这些“礼单”上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对于4S店给出的赠品,尽量挑选一些实在一些的赠品,比如油卡,还有就是交强险、工时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