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工商局网监分局披露团购网站五大问题
团购网站真实身份识别难
作者:洪敬谱


  本报讯(张峰 本报记者 洪敬谱)安徽省合肥市工商局网络监管分局日前召开团购网站负责人座谈会,针对近期受理的22起网络团购消费申诉,提出团购网站目前存在的五大问题,要求团购网站切实履行责任,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合肥市工商局网监分局局长许俊超介绍,在该局接到的22起涉及网络团购的申诉中,涉及服务类申诉11起,主要是服务承诺不兑现、降低服务质量、擅自变更服务合同等;商品质量申诉6起,主要涉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退款问题申诉3起;涉嫌恶意欺诈的2起。根据申诉情况总结出,目前合肥市网络团购市场存在五大问题。
问题一:
网站主体身份识别难
  不少团购网站上只有简单的经营者电子邮件和400联系电话,负责人姓名或公司工商注册登记情况等则避而不提;有些网站未办理许可证或ICP备案;还有的网站在网页下面仿制了许多认证图标,却根本无法打开,导致消费者无从得知网站的真实情况,很难对网站产生信赖感。更严重的是钓鱼网站假冒知名团购网站,以低价诱惑等方式骗取消费者钱财。
  相关案例:5月29日合肥市某女士申诉:在某团购网站团购了电影票,付款后与影院联系,影院却称从来没有与任何团购网站有过协议。执法人员核查后发现,该网站没有备案,发布信息涉嫌虚假宣传。合肥市工商局网监分局及时在网上发布警示信息,6月1日该网站关闭。
问题二:
宣传不实缺乏诚信
  有的团购网站存在虚标价格、哄抬团购人数造成热抢假象以及暗箱操作等不诚信问题。实物跟团购图片不符,以低廉价格吸引团购却不兑现全部服务;团购的餐饮分量或服务缩水,随意变更约定;对团购用户的消费做出种种限制,使团购客户有低人一等、备受歧视之感……这些问题都增加了消费者的不安全感,降低了对团购网站的信任度,长此以往将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导致该行业很难持续发展。
  相关案例:消费者在某团购网站团购KTV套餐一份,消费时发现商家宣传的套餐中包含的现金卡没有兑现,消费者认为网站存在虚假宣传而申诉到工商部门。
问题三:
团购商品假冒伪劣问题严重
  某些颇具规模的团购网站存在欺诈消费者、销售假冒化妆品等问题被媒体高度关注以后,犹如一根导火索,将团购行业的种种乱象曝光于众,甚至行业内口碑不错的一些较有名的团购网站,也相继暴露出销售假冒商品的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于团购的信赖度。
  相关案例:合肥一消费者在某团购网站购买化妆品,网站承诺商品是正品,但是收到后经查验疑似假货。当打电话要求退货时,客服以已拆封为由拒绝。经查,该团购网站主要通过团购方式促销化妆品,因未能尽到审核责任,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先给消费者退款。
问题四:
投诉处理不力消费者维权难
  一些团购网站服务跟不上,有的不留固定电话,有的投诉热线电话经常出现无人接听或占线等种种情况;有的团购网站接受投诉后,处理过程冗长,甚至是一拖再拖,导致消费者投诉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申诉到工商部门。
  相关案例:某消费者投诉一团购网站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与经营者协商退货未果后向工商部门申诉。接诉后执法人员发现该网站只留下QQ号码等极简单信息,网站经营者难以联系。
问题五:
预付款即时支付风险大
  多数团购网站均采用先付款后消费的交易流程,消费者在团购了产品或服务后,通过网上银行直接付款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即时付款给团购网站。而一旦消费过程中出现问题、消费者要求退款时,不规范的网站往往借口拖延。不健全的支付机制让这些不规范的网站钻了空子,给消费者资金带来安全隐患。
  相关案例:消费者在购买某影院的团购券后,因团购人数太多无法正常消费而要求退款,但该团购网站只同意退到其团购账户中,消费者认为商家有侵犯其自主选择权之嫌。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数字生活·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团购网站真实身份识别难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