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人行道成垃圾场当反思管理细节
作者:邓子庆


    ■邓子庆
  投入使用不到一个月,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大道广生地下人行通道内就有大量垃圾堆积,有网友感觉像“在垃圾堆上行走”。10月8日,有关单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两天内会尽快清走垃圾 (据10月9日《珠海特区报》报道)。
  地下人行通道被生活垃圾侵占,不仅污染环境,给来往行人带来不便,更是与珠海市打造宁畅静美的良好愿景背道而驰。好好的一个地下通道沦为地下垃圾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当反思些什么呢?
  首当其冲的无疑是来来往往的行人。从小处讲,就算是为了方便自己出行,每个人也该自觉爱护公共环境。从大处讲,除了地下通道,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该被悉心爱护而非随意破坏。说到底,珠海市打造宁畅静美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每一个市民的支持,需要大家积极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只有大家都严格遵守文明规范,珠海市的宏大理想才能不断走近现实。
  不过,除了乱扔垃圾的行人,管理方也当深刻反思。在笔者看来,管理方的疏忽不仅表现在没有及时清理垃圾上,还表现在忽略了一些人性化的管理细节。从记者所拍摄的图片来看,长长的一个地下通道居然没有放置一个垃圾桶。在一个公共厕所严重不足的城市,容易出现行人随意大小便现象,同样,当一个行人手中拿着生活垃圾找不到垃圾桶时,其乱扔垃圾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相信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吃完一盒冰激凌,发现盒子无处放,附近找不到垃圾桶,往往便索性随手扔掉——找不到垃圾桶的时间越长,乱扔垃圾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我们一方面固然可以希望市民提高素质,要求他们拿着生活垃圾不找到垃圾桶决不罢休,另一方面更需要反思管理是否人性化。事实上,在地下通道设置一个垃圾桶,这样的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实则很可能影响到每一个出行市民的行为举止,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市民养成将垃圾丢进垃圾桶的良好习惯。正因如此,毫不夸张地说,人性化地设置垃圾桶,不让垃圾桶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管理理念、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要知道,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正是由类似设置垃圾桶、公交站牌等一个个细节共同组成,尽管每一个细节分开来看都不起眼,但在市民日常生活中却很可能显得举足轻重。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细节问题,影响着市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
  总之,给地下通道设置垃圾桶,将这样一些以人为本的细节填补落到实处,有可能会给相关管理者增加人力物力的开支,但同时肯定会为城市形象、管理水平加分,也会促使市民更加理解和支持城市的发展建设。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人行道成垃圾场当反思管理细节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