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新营小学教师殴打学生惹众怒,校方责令该教师道歉并取消评优资格
■王 莉 本报记者 尹训银
“老师居然这样打学生,太没有师德了。”针对10月10日山东省日照市新营小学一位男老师殴打学生的行为,众多市民强烈谴责该老师无师德。目前校方责令该老师道歉并取消其评优资格。
帖曝——
老师扇学生五巴掌
10日下午,一则名为“亲眼目睹日照新营小学某教师殴打学生”的帖子在日照大众论坛引起强烈反响。
帖文中用图片和文字详细描述新营小学一位男老师在校内对学生头部扇了五巴掌,训斥体罚学生的过程。“今天下午两点二十二分左右,一名身穿红色校服的学生被一位身穿黑红色衣服的老师从教室中拖出来。在教室外走廊上,该教师对学生头部扇了三巴掌,然后伸手指着学生一顿教训,在教训的过程中又对其头部扇了两巴掌,训完以后拖着这个学生的衣服将其拖回了教室。”帖中的3张照片显示穿着校服的学生低着脑袋,男老师抡起巴掌扇学生头的情景。
据发帖人张先生描述,10日下午,他到该小学找朋友办事,在窗口抽烟时正巧看到了这一幕,震惊之余他用视频和图片将老师殴打学生的过程全都记录下来。他表示在如今教育体制如此完善的社会里,竟然有教师如此殴打学生,而且是在日照的重点小学,让市民和家长深感悲哀。希望学校和市教育局迅速处理此事,给广大市民和家长一个说法。
调查——
学生缺席鼓号训练遭体罚
该帖引起了上万名网民浏览,评论达数百条,大家纷纷对教师如此殴打学生进行了谴责。11日中午,记者在日照市新营小学采访多名学生和教师,他们证实照片中挨打者是新营小学的学生,体罚学生的老师也是新营小学教师。据一些学生讲述,10月10日下午,该老师组织学校鼓号队队员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缺席,找到该生后两人言语中发生摩擦,气极之下老师动手打了学生,也就出现了发帖人描述的一幕。
“看着学生这样挨打,心里很难受,很害怕自己的孩子也遭遇这种经历。”11日中午,一位在校门口等待接孩子的家长说,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老师这种粗暴教育孩子的方式很让家长担心,也怕给孩子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
学校——
取消该教师评优资格
11日下午13点,日照新营小学公开了学校对此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校方介绍,日照市教育局调查了解情况后,与学校领导一起对当事教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责成其在全体教职工会上作深刻检讨,并向学生家长道歉。之后,该教师向学生母亲说明情况,承认自己情绪过激动手打孩子的错误,向学生和家长道歉,学生母亲对教师表示了谅解。该教师已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非常后悔,表示今后一定严格自律,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绝不再出现任何体罚、变相体罚行为,时刻接收学生、教师、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记者在《新营小学对体罚学生教师的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中看到,该教师已被取消今年评优树先资格,本年度考核不合格。校方表示将对全体教师加大师德教育力度,确保全体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规范,做合格的人民教师。
●相关链接
教育孩子重在引导
■王 莉 本报记者 尹训银
针对日照教师殴打学生的事件,专家强调教育孩子教师和家长重在引导,以伤害孩子自尊为代价的殴打、体罚都是错误的。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杨教授说,孩子的成长是每一位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教育好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每一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其教育方式一定不能简单粗暴,需要多一些耐心,注意引导,多表扬鼓励,还需要经常和学生谈心,如果对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事后要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转变和进步,表扬和鼓励要及时跟上,有助于学生产生改进缺点错误的动力,同时生活上多些关爱,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和良好初衷,这样学生才不会抵触老师的管教。
“现在的孩子个性十足,确实不好管,这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攻克的难题。”杨教授说,作为家长,要想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学习,除了积极地配合学校教育外,还应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发现孩子的问题后宜采取温和的教育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
在教育岗位一线工作多年的徐老师认为,其实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素养都很高,也热爱教学工作,喜欢自己的学生。老师除基本教学外,还要增加对于科学教育方式的学习,并学会与学生如何更好地相处。“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有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的脾气非常大,比较自我,教育起来确实存在难度,有些孩子对什么都不畏惧,很多事情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老师严厉管教还是需要的,但是以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肉体为代价的打骂、体罚绝对不可取,这不仅是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和家长反对的,事实上也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徐老师说,“现在学生的性格差异也很大,有的开朗,有的内向,有的执拗,和不同性格的学生交流沟通显然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候也很抓狂,小的时候我也打过儿子的屁股,现在越来越觉得教育孩子应该因材施教,一些调皮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关键是让孩子理解家长和老师对其的教育出发点是善意的,也可采用孩子能记住教训的方式,但是不要伤害他们。”市民杜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