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发布
我国物联网产业链逐渐形成
作者:武晓黎


  本报讯(记者武晓黎)日前,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会上发布了《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下文简称 《年报》)。《年报》认为,我国物联网发展呈现出一些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阶段特点。
  2011年是我国物联网发展从概念走向现实、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与应用引领之年。《年报》指出,当前,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一些国家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程度较高,在物联网应用深度、广度以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物联网发展既具备了一些国际物联网发展的共性特征,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阶段特点。
  一是多层面的政策投入成为推动现阶段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强动力。如果说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属于市场驱动型,国内更贴近政策驱动型。未来中长期内,物联网将成为国家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力度可望继续加大。
  二是物联网各层面技术成熟度不同,传感器技术是攻关重点。总体来看,物联网的技术门槛似乎不高,但核心环节关键技术的成熟度参差不齐,导致物联网产业标准制定和应用发展迟缓。虽然从全球物联网发展来看,我国与美、日、韩等国并驾齐驱,但目前在物联网核心器件和软件方面尚做不到自主可控。
  三是物联网产业链逐渐形成,物联网应用领域逐渐明朗。经过业界的共同努力,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11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安防、交通和医疗三大领域,有望在物联网发展中率先受益,成为物联网产业市场容量大、增长最为显著的领域。
  四是标准化建设取得初步进展。
我国与美、日、韩等国一样在物联网技术方面领先,是物联网国际标准的主要制定国之一,在建立自主标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有主导标准的机会。不过,在物联网总体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由于目前国内外并没有统一标准,短期内还无法完成。
五是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化推进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对目前刚刚起步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
  六是无锡物联网产业与技术高地加快崛起,国家设立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意图初步实现。
《年报》预计,未来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5%。保守预计,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50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达11%左右。《年报》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中依然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物联网产业部分领域的核心技术仍未突破,制造工艺水平不高,产业链衔接不畅,应用需求层次偏低,商业模式不够清晰,资源共享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十分突出。现阶段我国物联网发展应尽快转入以产品、产业、示范、商用、市场为核心内容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物联网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科学、理性、有序的快速发展期。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4 版:数字生活·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国物联网产业链逐渐形成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