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燕明
日前,北京市工商局通报,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思念牌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随后,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按国家目前的食品安全标准,水饺中确实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按照新的即将生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检出有问题的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是达标的。”此言一出,新国标微生物限量指标立即引发激烈争论。许多消费者质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微生物限量指标怎么越改越低?
金黄色葡萄球菌极易诱发感染性疾病
10月19日,北京市工商局对外公布,知名品牌思念三鲜水饺被检出有关规定要求不得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被 检 出 的 三 鲜 水 饺 批 次 为“20110628106A”,系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随后,该公司有关人士透露,该批次三鲜水饺共有350箱,每箱20袋,除在北京市场发现该批次产品外,在广东中山地区也发现了对应批次的三鲜水饺。
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了情况说明,称公司在接到食品安全部门检验报告后,当即就对问题产品进行及时下架处理,并已接受罚款处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为检验合格的安全批次。同时承诺,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市场,对客户的要求一日内回复,3日内解决,对质量问题查实后加倍赔偿。
据有关专家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该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对热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加热80℃经过30分钟才能被杀死。在干燥的脓汁、痰液中可存活2至3个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难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占到45%。
新国标是开倒车还是更科学?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食品安全检查中为不得检出物质。 9月6日,卫生部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11月10日。其中生制品的微生物限量指标中规定,在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只要在1000~10000个之间,即为合格产品。该标准还规定,每批产品需抽检5个样品,其中只有1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在1000~10000个之间,则该批产品全部合格;如有两个样品检出,即便两个样品的含菌量均在1000~10000个之间,该批产品也为不合格。
对此,有关专家形成泾渭分明的两种意见,所持观点针锋相对:一派专家认为,新国标关于微生物限量指标是“开倒车”,是对良莠不齐市场的屈服;另一派专家认为,新国标比老国标更科学,并与国际接轨。还有人称,新国标是遭到大企业“绑架”的产物。
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喻雨琴教授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溶血性致病菌,很容易渗透到血液里,达到一定量后产生毒素。从医学角度来看,融入血液的病菌更为可怕,甚至能促进死亡。如果因为食品生产行业鱼龙混杂管不过来,就把国家标准放宽,让一些过去并不达标的企业和产品戴上合格的“帽子”,让市场表面看上去一片大好,这种倒退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原国标执行后,不断有速冻食品行业的产品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于是许多生产者称这一国标有问题,太严格,不合理,企业难以执行。2005年后,就有好几个被查出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问题企业,联手运作修改国标。生产企业经过努力后,完全能达到原有国家标准的要求,这需要加大投入,需要减少利润,使一些企业遭到淘汰。由于国家标准的制定过于依赖大企业,过多关照企业或行业的利益,往往缺乏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缺乏消费者组织的声音。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冷冻与冷藏食品分会负责人指出,新标准主要对该类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修订。本次修订参考了国际组织和多个国家对冷冻食品、冷冻蔬菜等食品类别的标准。根据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提出的采样原则,依据各类食品中不同微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引起的危害程度的不同,分别规定了二级或三级采样法,采样的数量在5至60个之间,也就是说不能以1个检样的检验结果,判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这种将微生物的危害度、食品的特性及处理条件三者综合在一起进行食品中微生物危害度的分类,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情况。在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中,均没有“不得检出致病菌”的要求,而是给产品一个合理的标准范围。这也包括日本、美国、欧洲等对食品标准要求更为严格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教授表示,食品涉及种养殖、加工、生产、包装、储存、流通多个环节,多年的检测实践表明,完全不检出微生物几乎不可能,老国标在实际操作中并不现实。新国标中对于微生物允许检出含量的阐述,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标准降低了。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认为,以前的老国标只是定性,新国标做的则是定量。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日常环境中常见的致病菌,在食品生产中很难绝对杜绝,而老国标的“不得检出”,只是因为检测仪器、方法有限,在一定量之内检不出而已。新国标的“从无到有”,是明确告诉消费者食物中允许存在多少金黄色葡萄球菌。
两种因素导致速冻食品感染病菌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冷冻与冷藏食品分会有关专家分析说,速冻产品中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由原料带入食品中,由于原料肉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依照经验这个原因引起的带菌几率比较高。由于在鲜(冻)畜肉、腌腊肉制品等原料肉的国家卫生标准中没有对微生物指标的要求,这就可能出现原料质量满足不了成品标准的要求问题;二是操作人员污染食品,但我国知名的速冻食品企业机械化程度均在逐步提升,很多传统的手工操作已转变为机械化加工,使得由操作人员污染食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消费者购买速冻食品时应注意:选择大型超市,因为那里会有相对完善的冷链管理;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不购买包装被污染或破损的产品;将速冻食品带回家的路上,尽量使用保温袋,到家后立刻放入冰箱冷冻室;要仔细阅读包装上的说明,速冻食品必须煮熟后再食用;保留好销售发票,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向销售或生产企业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