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再购车 更加理性和从容
作者:李方


    ■本报记者 李 方
  近一段时间,记者在4S店调查消费者购车习惯时发现,再购车车主与首次购车车主有很大区别。首次购车车主买车时更注意大众舆论倾向或他人建议,更在意对车辆外观的自我喜好;而再购车车主选择时则更加成熟理性,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显然后者更有利于其他新车消费者借鉴。
首次购车以貌取车
  在某跨国公司就职的柳小姐第一次买车,她给周围同学、亲戚朋友打了一圈电话,最终买了一辆北京现代汽车生产的SUV红色ix35,原因是这车外观漂亮、自己很喜欢。
  北京某著名医院外科医生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准备买车将近一年,看汽车报道、在各个汽车论坛各个车型俱乐部潜水,听在用车车主的用车感言。一年的潜伏、现场的查验,使善于归纳分析的张先生总结出不同车系的特点,德系车性能卓越;日系车品质稳定;法系车操控性优异;美系车舒适性佳;韩系车外观时尚……不过不易冲动的他遇到一个麻烦,就是至今拿不定主意买哪一款车……
  与柳小姐、张先生首次购车不同,李先生是换车。
  李先生第一辆车是德系轿车宝来1.8T。换车前,李先生也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进行调研比较。他目的性很明确,就是选择一款SUV。他耗在时间上的不再是哪款车型的评价,而是对市场上同期不同品牌的SUV,亲自试驾、实地测量比对。最终选择的是一汽丰田RAV4。
  李先生周围的人对此非常不解,开惯了德系车,怎么没有选择同样性能优异的上海大众途观,而选择日系SUV?
  面对众人的疑惑,再购车车主李先生解释说,他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特点选择了RAV4——车内空间,尤其是后备厢空间,在同类同档次车型中最大。这一点对他尤其重要,年迈老母亲出行多靠轮椅,将轮椅放入后备厢,RAV4最为从容。
  与首次购车柳小姐以貌取车,张先生茫然无措相比,再购车的李先生目的明确——功能至上。
再次购车目的更清晰
比对分析首次购车车主与再购车车主的消费特点,显然后者更有利于其他新车消费者借鉴。
  对于再购车车主的购买特点,新华信汽车市场研究服务总监回玉梅强调,再购车人群有两种,一是更新车辆车主,另一方面是家庭第二辆车。
  她向记者介绍说,依据专业调查、数学模型分析结果:再购车群体最明显的特征是观念大变,汽车不再神化,不再是身份符号,而就是一个“出行工具”。
  调查数据显示,再购群体和首购群体对汽车生活观念的认识有所区别。第一,62.1%的再购用户认为汽车是“出行工具”,且此比例高于首购用户;而首购用户认为汽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比例高于再购用户,为12.7%。而再购和首购用户认为汽车是“生活必需品”的比例基本相当。
  “汽车主要是工作生活的伙伴”成为多数再购用户的使用用途。
  第二,在车型选择方面,再购用户选择“三厢轿车”、“两厢轿车”的比例低于首购用户,而对“SUV”的选择则明显高于首购用户。
  第三,在排量选择方面,再购用户选择“1.4-1.6L”方面明显低于首购用户,而在“1.9-2.5L”方面则明显高于首购用户。
  回玉梅解释说,再购用户对驾驶从容非常在意,再一原因就是再购用户经济条件相对宽裕。
  第四,再购用户在“手自一体”及“高配车型”方面明显多于首购用户。在变速箱选择方面,再购用户主要选择“手动挡”和“手自一体”,其中,“手自一体”方面明显高于首购用户。
  在车辆配置选择方面,再购用户主要选择“中高配置”。其中,“高配车型”方面选择明显高于首购用户。
  回玉梅总结道,再购车主选车,主要关注“品牌”、“油耗”、“性能”和“安全性”等;而在用途方面,主要以“上下班代步”和“公私兼用”为主;选择车辆时主要以“SUV”、“1.9-2.5L”、“手自一体”和“中高配置”为主。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汽车·选择 】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再购车 更加理性和从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