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海通讯员 李建平
记者日前在江西省遂川县遂兴板鸭有限责任公司遂川板鸭厂看到,一只只油光闪闪的板鸭在荫棚挂晒着准备销往广东。该厂厂长刘锦华笑得合不拢嘴,指着一排排整齐的板鸭说:“今年比去年要多出一倍的收入,这都要感谢当地遂川县工商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使我们产品俏销海内外”。
遂川板鸭是遂川县一大传统特色产品。近年来,该县板鸭生产加工企业迅速增加,但大多数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呈现散、小、乱的现象。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商标,却没有一个叫得响,存在生产厂家、制作商标各异、价格竞争无序等问题,其潜力得不到有效挖掘,这大大影响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及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统一对外营销。
2005年,遂川板鸭的这种状况引起了吉安市、遂川县两级工商部门的重视。他们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遂川板鸭为重点扶持对象,示范带动实施品牌战略”的建议,并很快得到采纳。随后,该县工商干部无数次深入市场进行专题调研,制定扶持措施和政策指导,将以前散乱的遂川板鸭加工企业组成“联合舰队”,全部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商标标志、统一价格等措施生产和进入市场,使遂川板鸭发展步入正轨。
为了使遂川板鸭这个流传百年的特色产品迅速走向全国和国外,该县工商部门对遂兴板鸭有限责任公司门下21家大板鸭加工厂“ 一对一”重点结对帮扶,上门面对面宣传商标知识、组织开展法律咨询座谈等多种形式普及商标知识,并利用“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使用提示书”、“商标法律告知书”,指导板鸭加工企业及时申请注册商标、争创著名商标,提升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对于各公司反映的属于工商机关职权范围之内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地帮助解决,急事快办,难事特办,提供“ 无缝对接”服务,保障遂川板鸭这项传统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该县工商部门还着力帮助企业打开市场销路,让遂川板鸭攥紧拳头闯市场。为了帮助遂川板鸭早日注册商标,工商干部除了耐心指导填写、认真细致审核有关文件资料外,还多次专门陪同企业负责人到国家工商总局办理相关注册手续。
功夫不负有心人,“遂兴”板鸭商标成功注册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销售价格由24元/公斤提高到45元/公斤,鸭副件也一改往日相互压价贱卖现象,统一由公司销售,大大提高了售价,年增加效益4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