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交系统推出数十条公交微循环专线,有效满足沿线社区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
今年以来,北京市公交集团已开辟50多条公交微循环专线
■本报记者 郑梦超/文 董芳忠/摄
11月15日,又一条公交微循环专线567路开通运行了,至此,北京市公交集团完成了2011年度的微循环线路开设任务。公交微循环专线的开通,有效解决了北京市部分小区居民从家门口到地铁站、商业区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受到市民欢迎和好评。
新线路便捷居民出行
“快点快点,567路来了!去往地铁5号线、10号线和15号线的乘客,请抓紧时间排队上车。”11月24日早上8点12分,在北京市朝阳区大西洋新城小区南门外的公交车站,公交协管员黄大妈看到一辆567路公交车即将进站,便招呼候车的乘客准备排队上车。
记者在该路公交车的公交站牌上看到,567路公交车停靠站点共有15站,经过的均是居民小区、商业区等,全程运营长度11.5公里,车辆运营时间为早上5点30分至晚上22点30分。
记者随着十余名乘客上了车,刷公交卡时发现,该车的刷卡票价与大多数公交车一样,即0.4元/人次,学生则为0.2元/人次。“我家住在望京新城,以前从家里出来,走到附近的地铁太阳宫站,至少需要25分钟。现在一出小区门口,就能坐上这路公交车直达地铁太阳宫站,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乘客吴女士对记者说。
“一般发车间隔时间是10分钟,但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包括依据客流量的多少来决定发车次数,甚至开通区间车。”11月24日,567路公交车队队长刘力萍说,在开通一段时间后,车队发现夏家园站因紧邻地铁10号线,且周围超市、批发市场较多,候车的乘客也较多。为方便这些居民出行,车队考虑不久之后在该站增设区间车。
运营时间多为上下班高峰
记者了解到,567路是北京市公交集团今年开辟的最后一条公交微循环专线。今年以来,北京市公交集团共开辟了50条公交微循环专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专线的运营时间为上下班高峰时段,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停驶。
11月25日,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丽泽桥公交车站注意到,一位外地来京人员正在抱怨:“怎么专27路车还不来?都等了半个小时了。”记者在该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专27路公交车的运营时间为早上6点30分至9点30分、下午16点30分至20点。
记者提醒那位乘客专27路车的运营时间,该乘客恍然大悟,“哦,专27如果全天都运营就好了。”该乘客告诉记者,他要到马连道去办事,乘坐专27路的话,可以从丽泽桥直达;如果乘坐其他公交车,不仅需要转车,而且下车后还得再走十多分钟才能到马连道。
微循环专线让黑车受阻
540路是北京市首条公交微循环专线,运营全程2.5公里,途径龙祥嘉园、清林路、天月园小区、地铁北苑路北站4站。
11月25日下午5点,记者在地铁北苑路北站看到,从地铁站出来的乘客均来到不远处的540路车站侯车,一旁有四五辆黑车,基本无人问津。5点零8分,一辆540路公交车进站,乘客们自觉排队上了车。
“乘客主要是附近几个小区的居民,我们的线路一开通,基本上就没有黑车的生存空间了。现在,我们末班车的运营时间保证在地铁最后一班车之后。”540路公交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该线路于2009年开通,因行程较短,尽管车队仅有两辆车,但完全可以满足附近居民的乘车需求。
在天月园小区站,记者没有看到趴活儿的黑车。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说,540路公交车间隔十多分钟就发一趟,附近小区的居民一般走四五分钟左右就能到公交车站。“坐公交车只要花4角钱,谁还愿意花20元打黑车?”那位居民对记者说。
居民盼微循环专线全市推行
记者从北京市公交集团了解到,自3月28日起,该集团先后开通了数十条公交微循环专线,线路长度普遍在3公里至7公里,有效保障了沿线社区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满足了平日市民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的出行需要。谈及开通公交微循环专线,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微循环专线在保障居民便捷出行的同时,也有力打击了黑车运营,更好地推动居民“绿色出行”。
11月28日,家住望京新城的韩先生对记者说,以前公交车不直达地铁站,他基本每天要开车出行。“现在油价、停车费都在上涨,开车负担越来越重,有了公交微循环专线直达地铁站,我经常坐专线出行了”。
据北京市公交集团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公交微循环专线共计发车18.5万车次,运送乘客499.2万人次,满足了市民不断增长的短途出行需求。采访中,多数居民希望公交微循环专线能够在市内全面推行,并与地铁站点有效衔接,从而节省居民步行及换乘其他公交车到地铁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