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网购应避免冲动 回归理性消费
作者:李一能


      网购促销一轮接一轮,让不少网购达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 “金融危机”。心理学专家分析,商家善于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挑起买家的购物欲望,本身无可厚非,但消费者也需要掌握购物心理学,让自己的消费回归理性,避免冲动消费。
  据《新闻晚报》报道,在刚刚过去的淘宝“双12”促销中,苏太太仅童装童鞋就花了2000多元,而“双11”促销活动中,她一个晚上的网购总额就达1.2万元。 相比之下丁小姐毫不逊色,每次网上卖场促销,她总是被秒杀、抢货气氛所感染,一个月中已消费1万多元,如今家中堆满快递邮包,囊中羞涩。
  热血沸腾地抢购之后,不少消费者也在反思这样疯狂打折促销是否真值得如此付出。不少网友在论坛中称,可能有人动用秒杀软件作弊在秒杀中拔得头筹,还有位李先生表示,当时营造出的狂欢气氛让他没注意价格,一直认为网上比店内便宜,但实际一比较其实差不多。
  心理学专家分析,之所以卖家永远比买家精明,原因之一是源于充当主导者的体验很让人享受。买东西的时候感觉特别爽,能产生愉悦感。商家使尽浑身解数推荐一件商品,而最终购买与否的决定权完全抓在消费者自己手中,“顾客就是上帝”,当“上帝”的感觉总是很好。
  原因之二,消费者都希望能在促销中成为幸运的分子,结果往往沦为分母。“1元秒杀”、“充100送100”这样的事儿,几乎和天上掉馅饼式的奇迹无异,出现的概率极小。商家会在宣传上扩大奇迹发生的概率,如果消费者不经冷静思考就盲目相信,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就只能充当千分之一的分母。
  当然,肯定会有幸运儿会被天上掉的馅饼砸到。但从总体上说,一个人的付出和收到的回报是对等的,要想成为幸运的分子,必须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不停地刷新网页,必须投入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分析活动细则。这些时间和精力,都是成为分子所必须的成本。
  原因之三是有些消费者被以往网购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所套牢,无法解脱。有些消费者已经在某个购物网站、某个商品品牌上花了很多钱财、时间和精力,可能有没用完的优惠券或返利。因此只要这个网站、这个品牌推出新的优惠活动,消费者就会不假思索地参加。被套牢的时间越长,要改变它就越是困难。
  不少消费者趁网站搞活动时贪便宜买回一些商品,买到手后才会发现完全不是自己需要的、喜欢的、会去使用的东西,只好送人或者闲置。面对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网购促销狂欢活动,消费者一定不要被热情洋溢的网络页面冲昏了头脑。在购物前应冷静计算购物成本,想想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件商品,或者不妨给自己定一个每周、每月的网购预算。
(李一能)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数字生活·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网购应避免冲动 回归理性消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