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 近日,上海市教委宣布,撤销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和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办公室,停止上述两办公室相关等级考试业务。自此在上海市幼儿和青少年中风行10多年的英语星级考得以终结。据称,此举是上海市为遏制目前愈演愈烈的考证热、竞赛热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之一。
据了解,通用英语星级考和计算机能力考核两项考试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很快,通用英语的主要培训对象就从当初设计的成人,转变为少年儿童,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参加者的年龄也日趋低龄化。而英语星级考越来越热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对孩子的择校有所帮助。
英语星级考被叫停的消息发布后,有不少家长为此欢呼,但也有很多家长对此表示质疑:“难道我们辛苦考的证都没用了?估计要真正实施困难重重。”“只要优质的学校资源是稀缺的,就免不了择校,免不了考试选拔。”
带着家长的疑惑,笔者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在英语星级考的网站上依然还贴着《第三十三次少儿英语口语星级考试通知》,而对于上海市教委的叫停令,该网站也迅速发布了《重要通知》:“即日起,本着政企分开和专业归口的原则,‘通考办’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水平测试中心’……报名、考试时间节点和考试形式、难度系数不变。”从这则《重要通知》中不难看出,主办方是在打政策的擦边球,让英语星级考换汤不换药。
面对质疑,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张峰表态说,上海外国语大学肯定会严格执行该市教委的通知。对于社会的英语培训需求,上海外国语大学有关部门会进一步研究,避免考证、考级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希望通过取消通用外语星级考的方式,引导部分家长不要以牺牲孩子童年快乐、健康成长为代价,参与各种竞赛。”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闵景说。
据介绍,从2011年起,上海市就已经严令小学、初中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学生入学报名时一律拒收学生所提供的奥数成绩、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凡违反规定的,公办学校将对校长等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民办学校则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及时纠正。然而尽管如此,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各类竞赛仍然相当红火。对此,倪闵景提醒家长,应慎重对待社会上组织的这些竞赛活动,真切关心孩子的身心感受和长远发展。 (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