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麻辣诱惑餐费“取整”引争议
作者:郑梦超
图片


  ■本报记者 郑梦超/文
  董芳忠/摄
  作为极具特色的餐厅,川菜餐厅“麻辣诱惑”在北京拥有诸多拥趸。近日,有消费者对本报反映称,其在用餐结账时发现,麻辣诱惑在收银时会将角分级单位做“四舍五入”取整数处理,且并未在显著位置明示。记者调查后发现,麻辣诱惑在北京市内所有门店均采用同一收银系统,该系统会自动默认角分级单位四舍五入。有律师表示,麻辣诱惑这种多收餐费的作法涉嫌不当得利。
  结账时被多收三毛钱
  “虽说只是几毛钱,但是如果餐馆在收银时都按照‘四舍五入’的做法,那不合理所得的金额可就大了。”日前,北京市民杨小姐对记者讲起了自己在“麻辣诱惑”餐厅石景山万达广场店用餐的遭遇。杨小姐说,2011年12月15日,她和朋友在该餐厅用过餐后支付了130元的餐费,“付过账后,我没有要求开发票,而是拿走了用餐的小票。第二天我随意打开这张小票一看,发现小票最下方标明结账时金额的角级单位采用四舍五入的方式计算。”杨小姐说,通过小票上显示的点菜金额,她在计算后发现,自己本应支付129.7元,最终却被餐厅多收了0.3元。
  记者在杨小姐提供的用餐小票最下方看到,上面标着“特别提示:角分单位采取四舍五入,如需找零(角)请提示”的字样。“听到金额后,我急着交钱买单,根本没有仔细注意小票上的提示。按实际价格收费是商家的义务,即便是几毛钱也是我自己的财产,商家没有权利占有。”杨小姐说。
  收银系统默认四舍五入
  针对杨小姐的投诉,2011年12月21日,记者来到麻辣诱惑餐厅石景山万达广场店进行调查。记者发现该餐厅的经营面积有近千平方米,就餐的位置多达五十余个。因到午餐时间,记者注意到餐厅内8成餐位均已坐上顾客。
  记者在该店的菜单上发现,菜价都是以元为最小单位,没有涉及到角分的菜品。杨小姐此前对记者说,虽然麻辣诱惑在菜价中并未直接设置角分单位,但很多顾客有麻辣诱惑的优惠卡。在享受优惠折扣后,角分单位的结账金额自然就出现了。此前她在就餐时,正是在出具该优惠卡结账后,才被商家多收了钱。
  记者在该餐厅点菜时,该餐厅服务员向记者推荐该餐厅提供的优惠卡,并表示花费10元工本费后可办理一张“VIP”储值卡,通过向该卡储值500、1000、3000元不等的金额后,便可有“周一至周五下午五点前就餐可享八八折”的优惠。服务员表示,该卡在北京市内所有麻辣诱惑餐厅连锁店均适用。
  “为什么你们餐厅在结账时会按照角分级单位四舍五入收费?”记者问。餐厅服务员表示,此举系“餐厅收银系统自动生成”。
  “相同的问题也有顾客向我们反映过,但是收银系统是公司统一设置的,我们也没有办法更改。我们的收银规定并不是强制的,如果您及时表示不同意四舍五入,那么我们也会用人工方式收取准确的角分级单位金额。”2011年12月21日,麻辣诱惑餐厅石景山万达广场店店长李明夏对记者解释说,因为客观因素,收银系统默认角分级单位四舍五入的规定暂无法更改。“这一系统已经使用一年多了,期间我们也向公司提出过改进的意见,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更改措施。”
  李明夏说,除了在小票上明示,餐厅也将收银规定在收银台旁向消费者明示。如果消费者被多收了钱,可以及时提出反对意见,餐厅会按照客户要求如实结算。
  餐厅收银规定涉嫌侵权
  记者通过麻辣诱惑的官方网站了解到,其在北京诸多闹市区及购物中心区拥有13家分店,其中多家店的规模在近千平方米。
  2011年12月27日,记者分别致电麻辣诱惑餐厅中友店、君太店、新中关店,询问其收费时对角分级单位是否“四舍五入”时,上述门店的工作人员均表示肯定。
  麻辣诱惑餐厅为何在收银环节实施角分级单位四舍五入规定?去年12月27日,记者致电麻辣诱惑客服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餐厅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但因收银系统会自动遵循这一规则,因此他们需与财务部门及收银系统的开发部门协商,才可将问题解决。当记者询问为何不在显著位置告知消费者这一规定时,该工作人员表示餐厅此举确实存有问题,但如何改正则并未直接答复记者。
  “麻辣诱惑通过格式合同的方式将零钱四舍五入取整收费,多收的部分属于不当得利。如果顾客索要后餐馆仍不找零,就涉嫌侵犯到顾客的财产权了。”2011年12月28日,北京北元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雅军对记者说,麻辣诱惑以“四舍五入”的单方规定,在未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便默认消费者认可其收费规定,对部分消费者而言明显是不公平的,“尽管一个消费者只是损失几毛钱,但是所有餐厅连锁店都遵循这一收费原则,那么餐厅会获得很大一笔违法所得。”王雅军建议消费者切不可因几毛钱便纵容商家,否则会有更多消费者遭受侵害。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要闻·投诉】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麻辣诱惑餐费“取整”引争议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