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跟随国家电网福建福州竹岐中心供电所员工,对位于闽侯县白沙镇西南部的边远山村——院埕村进行回访,了解该村农网升级改造后的电力供应情况。
院埕村有300多户居民。虽然该村土地肥沃,盛产多种农作物,但由于近几年电力供应跟不上,村民们只能现收现卖,无法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收入有限。2011年10月,竹岐中心供电所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认真勘察,量身定制改造方案,于11月为该村新增一台315千伏安变压器,同时改造了主线路和部分接户线。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为山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我们刚到村口就隐隐听到机器轰鸣声,村民们正忙着加工地瓜粉。看到我们到来,加工户余福龙提高嗓门说:“往年都是靠柴油机带动机器,今年油价涨了很多,多亏农网改造,我们现在都改用电,初略估算下来少花了2000多元油费,省心省力。”
养殖户黄世贵也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他家养了300多头猪,以前饲料都是在镇上加工完后运回养殖场。由于一次性加工的饲料量大,久了容易变质。现在他买来饲料粉碎机,现场加工,现场喂食,而且节约了成本。“你们的农网升级改造真是想农民所想,满足农民之需呀。”黄世贵感谢道。
院埕村在闽侯素有“毛竹之乡”的美誉,村支书汪华宝介绍,以前村民都把砍伐的毛竹当柴火烧或廉价出售。这两年,在汪华宝的带领下,村里发展起以竹品工艺、竹笋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有效的电力供应,目前我们村已有两家毛竹加工厂投产,农网改造后又引来了一家外资竹笋加工企业,现在正在洽谈中。”汪华宝笑呵呵地说。
在电力的保障下院埕村民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了。
(余道华 林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