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别信皮纹测试的鬼话
作者:针未尖


    ■针未尖
  花上1200元钱,用油墨把指纹摁在纸上,再扫描进电脑进行分析,就能解读大脑密码,测出孩子的先天智能和潜能,并得出最优发展方向。近日,这种所谓的“皮纹测试”技术在山西太原一些幼儿园悄然流行。医学专家认为,这种测试缺乏科学依据,极具欺骗性,属伪科学(据1月31日《京华时报》报道)。
  笔者在百度输入“皮纹测试”词条,发现“皮纹测试指明孩子成功路”、“给你一个预知孩子未来的机会”、“一生只做一次、一次了解一生”等宣传屡见不鲜。发现“皮纹测试”此前已流行于上海、天津、福州等地,重庆的白领甚至也热衷此道,不少市民还在网上问“哪里可以做皮纹测试”。看来这门“生意”确实火爆。
  正如医学专家所言,“皮纹测试”是极具欺骗性的伪科学。理智地看,“皮纹测试”如若真管用,现代科技若能如此 “傻瓜”地解决孩子一生的发展问题,人类岂不是就可以实现“精准开发”了?用医学专家的话科学地说,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生理特质或病变”可在手部体现,但“人脑智能”却无法体现,而“皮纹测试”则夸大了对手部的望诊功能。能测出小孩在哪个学科或方面有潜能,带有一定迷信思想,纯属误人子弟。因此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表示:“皮纹测试”哪里是科学检测,分明是“电脑算命”!
  遗憾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对“皮纹测试”十分“感冒”,并大加推崇。看来,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还任重道远。
  抛开伪科学不论,“皮纹测试”也只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敛财手段而已。仅一台电脑,仅抹点油墨,摁几个指印,收费就成百上千元,而且检测之后得到的,几乎是一份雷同的测试报告。如此这般“皮纹测试”,广受追捧,实难理解。
  早在几年前,广东和浙江等地就流行过“皮纹多元智能测试”,多数家长反映该测试骗人。这种并不高明的把戏何以至今还能大行其道,值得每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深思。
  家长望子成龙应理性,别信“一测定终身”的鬼话,别让“皮纹测试”之类的伪科学误了孩子。说穿了,伪科学之所以成为某些人的赚钱工具,就是利用了家长急功近利的育儿心理,家中“小皇帝”成了某些人的“印钞机”,这类当上得还不够吗?与其利用指纹预测孩子未来,不如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更靠谱。幼儿教育首先是基础教育,只有全面发展才有利于孩子将来在社会立足。而过早给孩子定性,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产生误导,错过尝试其他的机会,耽误孩子前程,得不偿失。
  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更不该与商家联手推介“皮纹测试”,为伪科学推波助澜。从报道可知,许多家长是在听取了幼儿园讲座后,交钱给孩子做“皮纹测试”。借测“潜能”挖“钱能”,实在有损为人师表者的群体形象,应当严查重处。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话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别信皮纹测试的鬼话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