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电商扛不住纷纷开收运费,消费者说:
收也行,您得送上楼
作者:岳纲举


    ■本报记者 岳纲举
  亚马逊也“Hlod”不住了。2012年2月2日,亚马逊中国宣布调整其物流配送策略,放弃全场免运费政策。至此,国内三大主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已全部进入物流收费时代。
  记者了解到,根据亚马逊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最新配送收费规则显示,消费者从2012年2月2日开始下的订单,购买29元及以上合格商品的依旧可享受免运费政策,而不满29元的则须加收5元运费。
  据了解,亚马逊是自2009年9月开始正式在我国开启无购物金额限制全场免运费优惠措施的,同时也是国内主要B2C电子商务企业中,将全场免运费措施坚持得最久的一家。最早提出这一措施的是当当网,但不久后就宣告结束,并率先将免邮费标准提高到消费满29元。2011年11月,京东商城宣布从当月的25日起对金额不足39元的订单收取5元运费,而其钻石级和双钻级用户可以继续享受全场免运费优惠。随后,新蛋网也宣布提高其免运费门槛,对消费99元以下的订单收取运费。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施行全场免运费的仅剩苏宁易购、国美商城等背靠传统零售的电子商务平台。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实施物流收费的做法,消费者反应不一。消费者李女士认为,以前送货虽然不收费,但配送服务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比如有些网站承诺的“限时送达”服务,在很多时候就不能实现。而且,送货员的服务态度也相差很大,很多都不能做到送货上门,常常是在小区门口催买家自己来取货。“有的配送员还限定我在几点几分之前到达,运费是免费了,可这服务质量也的确打了折扣。”李女士说,她希望电子商务企业收运费以后能在配送时间、配送服务质量上有所提高。
  对此,易观国际的分析师陈寿送分析认为,全场免运费策略虽然能够刺激用户消费,增加订单量,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成本浪费。事实表明,适当收取运费并不会对交易额增长构成太大冲击。据京东商城重启物流配送收费后的一份在线调查报告显示,超过80%的受调查网民不会转投别家购物。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IT·网络】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收也行,您得送上楼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