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谁不愿给孩子一个快乐寒假
上海:中小学生“劲补”忙
作者:刘浩


    ■本报记者 刘 浩
  伴随着农历正月初五“迎财神”的鞭炮声,上海市的不少中小学生迎来了寒假培训的“开学”日。记者从上海市多家教育培训机构了解到,正月初五以后是该市各类培训机构在寒假后半段期间课程的开课日,这让许多中小学生不得不匆匆结束寒假生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而这足足比全日制中小学的开学日期提前了10多天。
  据记者了解,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上海市的许多培训教育机构便打出了寒假培训班的招生广告。辅导科目涉及数学、英语、语文等主科,以及小学、初中、高中等升学考试冲刺课程。其价格根据课时及学生人数的不同,从1000元—5000元不等。
  对于寒假“劲补”的学习效果,就读于上海市长宁区某小学5年级的小蓉在与记者交流时坦言:“这都是家长让上的。”记者了解到,小蓉在今年寒假期间要同时上语文、舞蹈、英语3个培训班。据小蓉介绍,她每天早上7∶30起床,吃过早饭后就要去上语文班,时间为9∶30—11∶30,然后吃午饭、休息;下午14∶00至16∶00要去上舞蹈班;在匆匆吃过晚饭后,晚上18∶30至19∶30要去上英语班。另据小蓉的爷爷王先生介绍,小蓉寒假课外班的费用为语文班20课时,1500元;舞蹈班15课时,1200元;由于英语班是全年上的,所以学费须一次性缴纳,费用为8500元一年。
  据记者了解,由于寒假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接二连三的培训班占据,所以小蓉只能将完成学校寒假作业的时间安排在每天晚上或过春节期间,然而这样的学习强度让她感到十分吃力。记者从小蓉的英语班上观察到,经过白天一整天的脑力和体力支出,小蓉上课时已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并且出现瞌睡现象,还不时地看着教室里挂着的时钟,而该班上的其他学生也会不时地出现类似状况。
  另外,记者对在该英语班外等待学生的20多位家长进行调查后发现,七成以上学生是被家长安排上该英语班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其次是为升学或出国打基础。在被调查的20位家长中,有17人表示在寒假期间为孩子报了两个以上培训班。而对于孩子是否愿意上培训班的问题,仅有5位家长表示孩子愿意上。
  另据记者了解,除小学生外,在寒假期间“劲补”的还有中学生,而在整个上海市,中小学生在寒假期间上培训班的现象已十分普遍。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海:中小学生“劲补”忙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