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邹本堃)2011年,CIQ隐私门事件曾经触动所有智能手机用户的敏感神经,手机安全形势引起全球用户关注。那么,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从何而来?据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数据表示,恶意软件常掺杂在手机用户经常浏览的一些手机论坛、应用商店和WAP网站之中,在这里用户能淘到好的手机应用,但也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手机论坛成为了恶意软件的最大传播途径,有24.2%的手机恶意软件主要通过手机论坛传播。而手机应用商店则以20.3%的比例位居其后,WWW/WAP网站和ROM“刷机包”分别以17.3%和13.2%的比例紧随其后。
而在应用商店中,目前谷歌官方应用商店(GoogleAndroidmarket)、运营商自营应用商店(如移动MM商城、天翼空间等)、手机终端厂商自营应用商店(如OVI商店、HTC应用商店等)和第三方中小应用商店(如安卓网、91助手等)的安全等级也各不相同。统计数据显示,官方商店的恶意软件比例为0.64%,而中小应用商店的整体恶意软件比例达到2.2%以上,部分国内中小应用商店在特定月份的监测数据中,恶意软件比例更超过10%-15%。
相比2010年,手机恶意软件的传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伴随Android手机用户的增长,与其相配的官方、第三方软件商店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大量分享APP应用和交流、讨论的手机论坛。但是在用户享受到更为便捷的应用服务同时,在其中潜伏的安全威胁也不断出现。“任何人都可以将任何软件传到论坛之中,包括黑客,开放让大家可以更好的交流和共享,但过于开放又会让其充满安全风险。”专家表示,黑客会利用大家喜欢去论坛中“淘宝”的心理,通过论坛帖子的形式传播病毒。或伪装为知名软件,以破解版为名骗取下载;或直接以间谍软件为名,诱惑存在猎奇心理的网民下载试用。由于缺乏对论坛附件安全性的检测,使得手机论坛已超越应用商店,成为手机病毒、恶意软件的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