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震宇
汽车在电子火花塞打火以及电瓶充电、工作电路启动时,其线圈和导线都会产生磁场,这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这个强度的磁场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吗?
“关于磁场强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做过大量的调研和试验,并进行过风险评估。”杨新村教授曾长期跟踪磁场与健康危害相关的国际标准,并对其中部分标准进行了翻译,他告诉记者,“目前WHO认可两个标准,一个是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防护标准,它的安全值是对频率为50赫兹的电流,其磁场安全值为100μT。2010年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发布了新的防护标准,将磁场强度的安全值调整为200μT,等于是进一步放宽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磁场安全强度,它还是打了很大的余量的,即使略微高于这个值也不会有危险。另一个认可的标准是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提出的防护标准,由于采用的数学模型不同,它认可的磁场强度安全值高达904μT。有报道说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官网把危险值设定在0.4μT,我在官方网站并没找到这个标准。实际上,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采用的也是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防护标准。瑞典也是如此。”
此前,广州有位科鲁兹车主测到车内磁场强度为19μT。如果属实,那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呢?杨新村教授告诉记者,即使这个数值属实,也不能直接套用到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防护标准上。“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防护标准是针对正弦波电流产生的磁场,说白了就是持续稳定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比如我们的照明灯用电。而汽车在点火时产生的是脉冲电流,它和正弦波电流不同,一般来说它的频率要高得多,那么其安全限制就要比100μT低得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专门用一台ELT400低频磁场测量仪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汽车打火时产生的脉冲电流磁场强度仅相当于安全标准的6%,所以也是安全的。”
杨新村还专门向记者强调为什么不用“电磁辐射”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用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磁场是在低频电流中产生的,我们日常生活用电,包括汽车使用的电流频率都是50赫兹,这是标准的工业电流频率,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的生活用电产生的是磁场,所以应该叫磁场强度。辐射一词则容易让普通消费者产生误解,联想到核辐射,从而对日常生活中的电器所存在的磁场产生恐慌。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电器产生的磁场都是很低的,对人体不会有什么危害。包括小区里的手机信号基站、高压输电线路,它们产生的磁场强度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汽车内部电路产生的磁场强度也是如此,消费者对此不必有恐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