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就好这一口
作者:郝军
图片
图片


    图1:长长的队伍
图2:高高的蒸屉

  每天清晨六点,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139-1号的一家山东呛面馒头小店就开始热闹起来——七八个伙计开始忙碌,发面、揉面、上屉忙得不亦乐乎。店外,来自京城四面八方的市民排起了长队——春寒料峭的季节,排上个把小时,为的是能买上几斤正宗的山东呛面馒头。
  2月25日,记者与队伍中一对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的老年夫妇聊起来。他们告诉记者,一年多来,每个月都要到这来几次,买上10斤馒头,回家与街坊四邻分享。“这家店呛面馒头做得十分地道,麦香味浓、有嚼劲,咱老北京就好这一口,对呛面馒头情有独钟”。
  店主是来自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大埝乡的杨忠杰。他告诉记者,1993闯京城开始蒸馒头,近20年的蒸馒头经历,使他练就了一手绝活。馒头多用上好面粉,同时要把握好用碱、水的比例,还有和面的技术,就可以保证做出的馒头个大、面白、味道香纯。他还自豪地告诉记者,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山东鄄城已有近8万人在北京做馒头,“北京市80%的呛面馒头都是咱山东鄄城人做的”。
  本报记者 郝 军/摄影报道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就好这一口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