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解保姆荒切莫短视
作者:杜海涛


    ■杜海涛

  进入龙年,准备生龙宝宝的孕妇多了起来,不仅医院的床位难订,许多城市月嫂报价也不断攀升,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预期,于是,一些城市已经或准备给月嫂定出最高工资,以“规范行业发展”,避免“无序竞争”。用限价来规范家政行业,怎么看都像是应对市场变化的短期行为,没有切中问题要害,既不能长久维持,又无助行业发展。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人员的身价都在上涨。高薪之下,为何依旧频现保姆荒?这反映了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也与人们择业观念的变化相关。
  据统计,201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1.8亿人,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城镇人口占到总人口的51.27%,首超农村人口。同时,作为“421家庭”的顶梁柱,80后人群进入生育高峰,他们“上养老、下养小”,家庭负担重,对保姆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的农民工有了越来越多就近就业的机会。而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加看重职业前景和生活质量,对类似家政服务这样的工作往往会敬而远之。在供需严重不平衡面前,家政机构和服务人员就有底气喊出高价,“请保姆难”、“好保姆难找”等问题的发生也就不奇怪了。
  应对保姆荒,相关部门不能简单地限工资,而是要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入手,在家政行业准入、人员上岗培训、服务后续评估等方面,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行业发展的长效措施。
  首先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对家政行业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持。比如,为家政机构增加培训资金,为家政员创造培训机会,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年轻人进入家政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支持。
  家政员流动性强、稳定性差。政府还应尽快规范家政市场,完善管理规则,保障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增强家政员的吸引力。如果一味限薪,不仅不能吸引更多人投身这个行业,无法产生职业认同感,甚至会降低服务标准,影响服务质量,反而不利于行业发展。
  实际上,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家政服务的职业教育。在美国,有30多所大学成立家政系,甚至有的中学也开设实用家政课程。在日本,许多国立大学都有家政学部,社会上还有一些专门的家政大学,为家政人员开设烹饪、花卉修剪、电脑等方面的培训。许多家政员都有大专或大学学历,懂外语,会多种专业技能,在雇主家中,他(她)们颇受尊敬,地位并不低。
  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是重要的竞争手段。目前我国家政行业有60万家公司、1600多万从业人员。在北京,家政行业约有40万从业人员、3800多家公司。未来,随着家政行业竞争加剧,家政企业必然会兼并、整合。有关部门不妨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推动行业产生一批品牌龙头企业,逐步实现保姆职业化。市场供给增加了、服务水平提高了,保姆荒就能迎刃而解。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解保姆荒切莫短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