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揭开海信平板持续领先的质量秘密
作者:孙燕明
图片


    ■本报记者 孙燕明
  众所周知,中国彩电行业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可能的结果是众多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排名此消彼长,但是海信从2004年以来一直占据中国平板市场领先的位置。
  海信电器发布的2011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海信公司的业绩将增长100%。根据国际市场调研公司GfK对全中国2.4万个门店的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海信以13%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彩电市场前列;而国内市场调研机构中怡康对国内746个县市5932家销售门店的统计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为14.77%的海信是中国彩电领先品牌。

质量是一切工作的底线

  领先的市场占有率说明消费者对海信的认可,业绩的增长更说明了市场对海信的回报,在全球彩电市场日趋饱和、国内家电市场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海信能有这样的成就更耐人思索。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新坦言:“海信电视销量的高速增长与质量一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海信,“技术、质量、诚信、责任”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海信认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消费电子市场中,要想赢得消费者信赖,不仅要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产品的质量要过硬。“质量是一切工作的底线,质量管理的放松将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立足之地。”刘洪新说。
  2001年,中国正式创办全国质量管理奖,海信便是第一届“全国质量奖”的获得者。即便如此,2002年,对质量严要求的海信发布了“质量管理七项军规”,形成了海信特色的企业质量文化。“用户是质量的唯一裁判”,“质量是财务指标的红绿灯”,“质量不能使企业一荣俱荣,却足以使企业一损俱损”,这是海信“质量管理七项军规”中的三条。从这些箴言可以看出,海信将用户对其的认可与质量直接挂钩,将经营与质量挂钩,这正好可以解释海信受消费者认可、经营情况飙升的原因。据了解,海信将质量提升设定为各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关键指标,只要质量指标完不成,无论经营业绩如何,经营层的年薪都要被否决。集团的月度经营讲评会上也会对质量进行重点讲评,不仅讲质量方面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还讲质量文化,尤其是对涉及质量严肃性方面的管理事件要重点通报。

立足创新打造产业链

  当然,只凭管理规范是不能做到高质量的产品。对于科技主导型企业来说,质量意味着巨额的检测设备投入和人员配备,并要求企业重视研发,紧跟技术更新步伐推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这一要求与海信“技术立企”的主张不谋而合。
  海信重视研发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中是非常有名的。据记者了解,海信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该体系保障了技术创新在企业中的定位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资源投入,通过对项目规范的描述及对其严格评审的规定,保证了开发产品的质量和进度。
  在2002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发展的初期,平板电视的各项质量标准都不完善,海信就建立起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其电源测试、机械性实验、环保节能等企业标准比此后出台的国家标准还要严格。
  与此同时,海信还投入数千万元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并开展了遍布世界各地的产品本地化测试和适应各种使用环境的可靠性试验。海信电视要求在-20℃低温、55℃高温下进行的可靠性老化实验,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了海信产品不怕热、不怕潮,整机性能稳定可靠;海信模组生产车间洁净度达到10万级,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产品研发是质量保证的源头。为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海信细化了研发过程中的内部流程控制和管理标准,明确规定了项目各发展阶段的质量要求,任何阶段出现质量缺陷都不允许进入下一个阶段,从而在研发环节有效控制了产品的质量。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海信不断追求研发深度,一方面向更有利于控制质量和成本、更具有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延伸;另一方面向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延伸,使企业总体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质量道德评价深入人心

  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有句每位员工都熟悉的名言:“质量犹如人品,每位员工要以做食品应有的良心来保证海信产品的质量。那些不顾质量降成本、任由低质产品入市的做法,往往不是因为制度和管理的不完善所致,而是缺乏对质量道德的理解。”因此,海信讲究从“质量道德”的高度抓质量,即要求每个员工对质量的重视是出于个人道德和人品,而不仅仅是公司规定。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熏陶下,认真、细致、负责、精益求精成为海信每一位员工的基本素质,质量已经嵌入每个海信人的细胞并成为区别于其他人的“海信基因”。
  李青鹏,海信电器整机三厂T3C线工人,他的工作职责是包装检验。自2009年5月进厂以来,他一直负责扫号并确认机号是否粘贴到位,装箱前确认各标牌。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李青鹏检验了43909台机器,从未流出任何故障机。
  模组部门的蒋淼,工作认真,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多个季度连续检验无故障。2010年3月进厂的他被多次评为“岗位之星”、“多能工”、“先进个人”。他的做事方式是从源头控制问题,发现问题时一定会记录下来,避免重复出现不良产品。
  制造部整机三厂T34线的鲁花英,海信集团2010年年度岗位之星。负责电性能总检的她2010年全年检验机器143122台,只漏掉3台故障机。介绍经验时,她说:“必须有正确的工作态度,认真仔细的检验每一台机器,遇到模糊不清的问题时,寻求班长或其他管理人员的帮助,对于某些机型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要做好记录,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出现类似问题。”
  2010年10月,海信再次获得全国质量管理的最高奖项——“全国质量奖”;2011年9月,海信电视又荣获由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17个国家和地区质量协会联合评定的“亚洲质量卓越奖”,所有这些荣誉,正是海信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抢占智能领域高地

  用技术保障质量,靠质量赢得市场,海信已经形成了适应产业发展的生存法则。近年来,海信准确把握了CRT向平板电视升级、普通液晶电视向LED升级的重大产业机遇,并不断追求研发深度。
  从音视频领域的产业化音视频处理芯片“信芯”到国产液晶模组生产线,从推出LED液晶电视到开启彩电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大幕,海信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正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提升。
  不过,技术的发展总是让未来充满着变数,这也是产业的魅力。电视行业正义无反顾地拥抱智能化时代,这对传统电视企业而言既意味着科技重心重回电视机这一巨大机会,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在智能化时代,软件成为电视产品开发的主导力量,擅长硬件开发的中国电视企业能把握软件赖以生存的操作系统吗?如今产品销售是电视“云”服务才刚刚开始,智能化时代电视厂家事实上承诺了永续服务,传统家电企业能承担这一重任吗?以往消费者关注硬件,电视产业的竞争集中在尺寸、面板、厚薄,如今消费者更关注内容与服务,传统电视企业能胜任内容整合、应用软件、增值服务等新竞争热点吗?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美国CES上,于淑珉向全球产业界表态:“智能化时代,变化将成为常态。大浪淘沙,因循守旧必将被市场淘汰;激流勇进,新产业成就新王者。”海信已经充分准备好“激流勇进”。2011年5月,海信在业内率先发布“智能化”产业战略,宣布全面启动智能化战略,海信所有相关产业都将以智能化为战略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压力。面对上述新挑战,海信一方面投入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另一方面根植第三方主流操作系统,着眼于深度开发能力的提升,并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形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基于语音识别人机互动界面和基于情境感知的智能推荐系统。
  一直以来,将中国品牌塑造成国际知名品牌是国内厂商魂牵梦绕的愿望。对于国内家电企业来说,“智能化”将是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绝好时机。“‘智能,享你所想’是海信向全球消费者推出的品牌承诺。智能化将带来一个全新的海信,一个高科技、时尚的,和国际化的海信。”于淑珉表示。作为获得诸多殊荣的企业,海信将再一次担起重任。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4 版:服务·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揭开海信平板持续领先的质量秘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