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 岱
更年期女性的健康状况一直令人担忧。我国女性更年期一般在40岁开始,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则5-10年。更年期妇女有10%症状较重,还有少数妇女在40岁以前就出现更年期症状,称为“早衰”。这些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因而引发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骨折、高血压和冠心病等诸多病症。因此,为了提高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补充雌激素就显得格外重要。
雌激素减少是导致更年期女性一系列症状与疾病的根源,补充雌激素是防治女性更年期疾病、对抗衰老的有效措施。在美国,为了提高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更年期女性使用雌激素已很普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老年女性补充雌激素的重要性已引起国人的重视,要求补充雌激素的女性也越来越多。
据北京友谊医院妇科主治医师商敏介绍,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雌激素替代治疗法(以下简称雌激素替代治疗法)可有效预防和缓解多种病症,特别是对血管舒缩症状的治疗最有效。血管舒缩症状多数伴有潮热多汗、睡眠障碍症状,雌激素可有效缓解此类症状,且起效快。血管舒缩症状多为暂时性的,一般仅需短期用药。
阴道萎缩症状也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商敏表示,阴道萎缩症状对阴道及下泌尿道的影响会逐渐加剧,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局部或全身使用雌激素可降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以及绝经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
此外,女性绝经后,由于体内激素的流失致使骨量大量丢失,且比男性速度快,流量多。因此,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补充雌激素,可有效增加骨量,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雌激素替代治疗法也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时,雌激素替代治疗法对降低青光眼、牙龈出血、退化性关节炎和结肠癌的发病也有显著作用。
雌激素替代治疗法虽有很多的好处,但它的禁忌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其中包括绝对禁忌和相对禁忌。据商敏介绍,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已确诊或怀疑有激素依赖性肿瘤,患有急性肝病、慢性肝功能损伤、近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女性不能使用此法治疗;患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血压和糖尿病、哮喘、偏头疼、癫痫的患者和有血栓栓塞史及血栓形成倾向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她同时强调,雌激素替代治疗法也伴有一定的负作用,如提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雌激素替代治疗法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龄段,年纪较大或绝经多年的女性,不适宜用此方法治疗。“一般来说,小于60岁的女性采用此法治疗,基本不用考虑安全性问题。大于60岁或绝经10年以上的女性则要谨慎选择。”商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