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二次染污情况较为普遍
■本报记者 王 峰
随着家电产品的普及,消费者家中拥有的电视、微波炉、电磁炉、音响等大大小小的电器可谓应有尽有。但是这些家电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若使用不当,也会给家庭带来如电磁辐射、噪音、细菌等诸多不易觉察的环境污染,从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加湿器竟成疾病引发器
北京的冬春季节空气异常干燥,也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为了增加空气湿度,许多家庭都购买了加湿器,可是记者最近从北京多家医院了解到,目前不少呼吸系统疾病并不是空气干燥、灰尘多引起的,相反却是小小的加湿器使用不当诱发的。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宋佳丽女士的女儿今年刚刚3岁,前不久无端咳嗽不止,反复吃药都不能治好,最终发展成肺炎。宋女士非常纳闷,平时对女儿照顾得非常好,既没有冻着,也没有带她到人多的地方去,怎么就得了肺炎呢?后经医生仔细询问检查,终于发现了肇祸元凶——加湿器,宋女士女儿所患肺炎医学上叫加湿性肺炎。在医生的建议下,宋女士停用了加湿器,她女儿的病很快就好了。宋女士告诉记者,本来是怕孩子因为空气干燥不舒服才买了加湿器,没想到却适得其反。整个冬春季,她家里都开着加湿器,而且经常一开就是一整天。宋女士购买的产品是所谓具有除菌功能的健康产品,所以她就很少清洗,可就是因为过度相信了产品的除菌功能,才使得加湿器细菌滋生,最终使孩子发病。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病专家张洪玉告诉记者,加湿器虽然能够令环境舒适,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如过度加湿、不及时清洗,也会加重室内环境的污染,导致湿度过大、空气中的细菌滋生,从而诱发哮喘、咳嗽、肺炎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据张洪玉介绍,室内空气的湿度太高太低都不好,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是50%左右,一旦空气湿度低于20%,室内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就容易使人患上感冒。在空气湿度为55%时,病菌较难传播,但若空气湿度太高,如超过90%,会使人体呼吸系统和黏膜产生不适,免疫力下降,对老年人尤其不利。因此长期用加湿器的家庭,使用时最好配置湿度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家电二次污染日益严重
宋女士女儿的遭遇并非个案,前不久,北京丰台区的吴女士怀孕了,因为刚刚搬了新家,虽然新房在装修时,她都是选用的环保材料,但还是担心会有污染,于是她请来了室内环境监测公司对家里进行了检测,结果令吴女士十分意外,家里还是有污染,不过污染并非来自装修,而是家用电器。工作人员用仪器在吴女士家中共检测了8种常见电器,结果显示微波炉辐射超过国家标准近一倍,可是平时吴女士恰恰忽视了微波炉的污染问题,经常在厨房做饭的同时使用微波炉。看到检测结果后,吴女士对记者表示,真是没想到,家电也会产生污染。
的确,随着家电产品的大量进入家庭,家电在使用时产生的二次污染也在日益加重。上海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家庭存在着家电二次污染,但是绝大多数家庭都对此没有意识。
一项针对空调的检查显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管道中便会产生积尘,如不及时地进行清洗,便会越积越多。而从一些已报废的家用中央空调的拆解情况来看,在被拆卸下来的通风管道内部,经常能看到蟑螂等昆虫的尸体被夹杂在厚厚的积尘中,并散发出霉味或异味。另外空调过滤网已成细菌滋生的温床,中央空调过滤网表面的细菌总数,最高的达每平方厘米19万个,而霉菌数量也高达每平方厘米650个到1100个。
在对洗衣机的调查中也发现,洗衣机污垢和微生物污染状况非常严重,其中细菌总数的检出率达到了95.8%、大肠菌群的检出率达到了37.5%、真菌检出率达到了45.8%。污垢是因洗衣机长期不清洗所致,而细菌则在常温中繁殖,从而造成了洗衣时的二次污染。此外,在相关的调查中还发现:大多数的家庭都把洗衣机摆放在通风状况不好的角落,比较适宜细菌与真菌的生长。
家电使用不当引发的二次污染,除了有微波炉、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常见的细菌、噪音和电磁辐射等污染外,家电产生的静电污染也无处不在。静电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静电对人体的危害还没有引起多少人重视。对此专家提醒,家电尤其是彩电容易产生静电,从而使空气中的尘埃成为带电微粒,这种带电微粒吸附在人的面部毛孔中,会形成黑色斑疹。所以,看完电视后最好用洗面奶洗脸。另外电风扇的塑料扇叶与空气摩擦一般会产生带正电荷的静电风,这种静电风会中和空气中的负离子,使人的生理活动发生障碍,出现恶心、狂躁、疲乏无力等症状。所以塑料扇叶要喷涂防静电漆,或者购买金属扇叶的电风扇。
二次污染可引发诸多疾病
家电使用不当带来的二次污染在生活中已经十分常见,也给健康带来了极大隐患。“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均表明,室内空气污染与人所患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肺功能减弱、哮喘等疾病有很大的关联,同时也增加了致病率和死亡率。”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赵彬副教授对记者表示,像空调造成的二次污染常常使人出现头晕、昏迷甚至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医学界把这种病理反应称之为“空调综合征”,室内空气污染最大的受害者是儿童、孕妇、老人和慢性病人,特别是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内污染的危害。儿童的身体正在成长中,呼吸量按体重比成人高出将近1/2,而且他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室内,受到污染伤害也不易发觉,当发现问题时已无法挽回。
洗衣机滋生霉菌之后容易使衣服受到污染,不但衣服洗不干净,而且还可能会致病。特别是贴身衣物被霉菌污染后,对女性个人健康也可能造成比较恶劣的危害。赵彬指出,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表明妇科疾病与洗衣机二次污染之间的联系,但在医院日常门诊中,许多妇科医生经常遇到一些无辜患上霉菌性阴道炎的女性,深究其原因,不能不想到洗衣机的二次污染问题。饮水机二次污染的危害就更明显了,饮用受到污染滋生细菌的水之后,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明显的,很容易让人染上各种疾病。而家电噪音会干扰休息和睡眠,当人久久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
●相关链接
常见家电二次污染及预防方法
浴霸:当心强光灼伤眼睛
浴霸的灯光明亮,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浴室快速升温,但人们长时间在浴霸下面洗澡,很容易因强光灼伤眼睛。眼科医生介绍说,现代家庭浴室一般靠浴霸取暖,人们冬季洗澡时喜欢四个灯泡全部点亮,如果浴霸每个灯泡的瓦数均为275瓦,那么四个灯泡加在一起就是1100瓦,会产生强光污染。人们如果长时间使用浴霸,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等症状,这是因为过于耀眼的灯光干扰了人体大脑的中枢神经功能。同时,光污染会削弱婴幼儿的视觉功能,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眼科专家提醒人们:可选用不刺眼、对视力伤害较小的红外线磨砂灯泡浴霸,同时还能保护皮肤不受强光刺激,活络血脉。在使用浴霸时,注意眼睛不要直视浴霸灯,尽量减少视线与灯泡的接触。
消毒柜:当心臭氧刺激呼吸道
消毒柜、洗碗机等现代家用电器普遍采用臭氧或紫外线高效除菌,一旦紫外线和臭氧泄漏,会刺激呼吸道,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呼吸科医生介绍说,一是人体过量吸入臭氧时,会严重刺激呼吸道出现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二是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引发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三是臭氧破坏了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致使皮肤起皱、出现黑斑。因此,在使用臭氧消毒柜时,工作期间一定不能打开柜门,以免发生臭氧泄漏,最好在20分钟以后再开启柜门。
音响:当心噪音造成听力下降
临床医学资料统计,人们在家庭影院、环绕音响等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达50%。耳鼻科医生介绍说,80分贝以上噪音能够直接损伤人们的听力。这种大音量带来的失真会使高音刺耳、中音不清、低音浑浊,引发听觉失真。同时,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并影响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在使用音响时应把总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1/4~1/3,养成每次听完音乐之后把音量调节旋钮关至最小的习惯,可避免下次开机受强音刺激。
电视:当心辐射引发脸上起斑
有人连续看了一两个小时电视,会感觉脸色有点发暗,再用白湿巾擦脸会留下一层黑,这是因空气中的灰尘受电视辐射影响而粘附在脸上。放射医学技师介绍说,由于传统的电视机使用电子射枪式进行逐行扫描,产生的辐射存在电视周围,尤其是电视的1米范围内危害最大,导致人们的脸上长色斑。长期看电视还会产生包括视力下降、颈椎病、腰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的“电视病”。专家提醒人们:一是平时看电视要平视,可稍俯视,避免关灯看电视;二是看电视的距离要适中,可以荧光屏对角线为标准,不超过7倍就可以,4~5倍距离最好;三是每次看电视不超过两个小时。
电磁炉:当心磁场致癌
电磁炉省时、省力,并且容易与厨房整体装饰搭配,但其产生的磁场容易致癌。防护医学人员介绍说,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磁涡流加热食品,工作时会产生极低频电场与磁场。与微波炉相比,电磁炉的电磁辐射开放得多,人在使用时还需要不停地盯着,危害相当大。世界卫生组织把极低频电磁场与苯烯、电焊烟雾一起归为一类致癌物。如果血液或细胞中存在磁性物质,很容易受磁诱发作用,造成重金属在体内积累,妨碍血液和细胞的正常活动。防护医学研究人员提醒人们:一是应选择中国国家电工认证委员会电工认证或欧洲CE认证的产品;二是使用时至少要距离40厘米以上;三是尽量减少接触电磁炉的时间;四是吃火锅时不要把电磁炉放在桌面上,最好用金属隔板遮挡。
冰箱:当心电子雾损伤神经
很多人喜欢将冰箱放在客厅里,冰箱工作时是高磁场所在地,产生的电子雾极易损伤人们的神经系统。防护医学研究人员介绍,冰箱运作时,后侧方或下方的散热管线释放的磁场高出前方几十甚至几百倍。同时,冰箱的散热管灰尘太多也会对电磁辐射有影响,灰尘越多电磁辐射就越大。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会形成一种电子雾,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生理功能。电磁波的穿透力极强,透过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人们平时不注意,一旦出现表层组织疼痛,就说明深层组织或者器官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了。防护医学研究人员提醒人们:一是要把冰箱放在厨房等不经常逗留的场所;二是尽量避免在冰箱工作时靠近它或者存放食物;三是经常用吸尘器把散热管上的灰尘吸掉。
提示:养成良好使用习惯很重要
家电二次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健康的潜在威胁,那么该如何应对、保障家人健康呢?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朱颖心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成科学和良好的使用习惯是避免和减少家电二次污染的重要手段。
家用空调回风口过滤器嘴的积尘再次进入空气中或空调里便滋生了霉菌,污染了室内环境;空调滋生了霉菌,霉菌有股馊味儿。积尘解决的办法是定期清洗过滤器,尽量每个月清洗一次;对于霉菌,用户自己没有办法清洗,最好请售后服务单位进行清洗。
对洗衣机而言,最好将洗衣机摆放在通风、明亮的地方;内衣裤与外套分开洗涤,以减少衣服的交叉污染;洗完衣服后应该打开洗衣机盖子通风一段时间,让里面保持干燥状态,以促进残留水分的挥发,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而且衣服应该立刻拿到外面晾晒,不要闷在里面。如果条件许可,洗衣机在使用3个月或半年后可定期清洗。
饮水机要定期清洗,保证使用较好水质的水,避免长期储水而不饮用。
对于加湿器和净化器,定期清洗也是必不可少的。
朱颖心还提醒消费者,现在很多消费者都关注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其实,一般情况下,单个家电产品不会产生对人体危害过量的辐射,但一个房间里同时摆放家电过多,大量辐射积累在一起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在卧室里摆放家电,同时要对家电集中的房间及时通风释放污染物。
(王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