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手机“飞行模式”还要忽悠多久
作者:胡军 尤来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胡 军

  许多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明明手机里有“飞行模式”,但是在乘坐飞机过程中,却被空乘人员提醒:为避免干扰航空器的飞行安全,不得使用“飞行模式”,必须彻底关闭手机电源。
  那么,“飞行模式”为什么不能在飞机飞行过程中使用?既然这一模式不能在飞机上使用,商家配备这一功能,是否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飞行模式”不能在飞行中应用

  据了解,手机的飞行模式,是当前智能手机普遍配备的一项功能,其是指关闭了手机SIM卡的通信功能,手机与基站没有信号联系,也不试图联系基站,不能接打电话发短信。由于手机信号会干扰飞机上的电子设备,所以飞机上不允许打开手机,而这种模式下仅仅关闭了手机信号的有关功能,手机可以开着继续使用其他功能,如查看电话本、欣赏手机上的文章、电影等。但事实上,国内外航空公司目前都不允许在飞机上打开手机,即便是打开后采用“飞行模式”。“飞机在起飞、降落时,空乘人员都会通知关闭所有电子设备,包括使用飞行模式的手机。”记者采访了多位经常乘飞机出行的人士,得到的答案完全一致。对于手机“飞行模式”的应用,多位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做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不能,绝对不可以用。因为不管手机调到什么模式,只要是处于开机状态,就会有无线电信号、电磁波或辐射,就有可能影响到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安全,航空公司都有明确规定,在飞机起降过程中,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等所有的电子设备一律严禁使用,以免干扰飞行安全,空乘人员会对机舱进行巡查,提醒每位乘客关闭所有电子设备。”
  记者在查询相关资料后发现,《民用航空飞行标准管理条例》中确有如下规定:“航空器所有乘员不得在按仪表飞行规则飞行或实施公共航空运输飞行的航空器内使用主动发射电磁信号、可能干扰航空器电子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在起飞、着陆等飞行关键阶段,应当关闭所有便携式电子设备。”
  据媒体报道,在2011年,在大连到上海的一个航班上,一位乘客由于不听从空乘人员的劝阻,拒绝关闭开到“飞行模式”的手机,最后被处以2000元的罚款。
  从现有法律法规和实际应用来看,目前市场上各类手机上配载的所谓“飞行模式”,可能只是厂家为取悦消费者而为手机增添的一种功能。尽管这种功能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为使用者提供一些防打扰之类的便利,但该种功能并未得到航空部门的认可,乘客在乘坐飞机时,尤其是飞机起降过程中,不关闭正在使用“飞行模式”的手机,仍然属于违规行为。

民航禁令由来已久

“现在的手机,特别是中高端的商务手机,大多数都有‘飞行模式’,有的叫‘离线模式’或‘无线电关闭’功能。既然在这种模式下手机已经关闭了通讯模块,关闭了手机的信号发射、接受功能,那手机就变成了一个移动电子终端了,可以看书、看视频、玩游戏什么的,没理由禁止使用啊,只要在飞机起降时关闭不就可以了?”对于在乘坐飞机飞行过程中,被要求关闭带有“飞行模式”功能的手机,许多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仍然表示费解。
  事实上,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最早出现于1991年。当时,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作出了这个规定,理由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可能会干扰地空通讯。这个规定被公众广泛接受并一直执行。但在民航业内,对此却存在大量的争议,包括美国波音公司、探索频道在内的很多机构通过各种手段,做了大量相关实验,但都始终没有找到证据证明手机能够对地空通讯产生任何值得一提的影响。当然,这些研究机构也未能证明手机对地空通讯完全没有影响。因此,基于飞行安全考虑,FCC在这项规则的存废上一直摇摆不定,至今仍在维持原有规定。
  从纯粹的科技角度来看,航空信号使用的是118MHz频段,而国内的手机用的是900MHz左右或更高频段,WiFi信号频率更高,二者相差这么大,从理论上说是不能干扰到一起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多数手机采用的是跳频脉冲的方式发射信号,有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频率的次生电波。尽管这些次生电波可能很微弱,但是,对于超高灵敏性的机载通讯设备来说,仍然难以让人彻底放心。因此,在不能确定是否确实没有任何危害的情况下,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手机信号就成了飞机的“敌人”。在乘坐飞机飞行过程中,“飞行模式”也就成为了一种摆设。

手机厂商宣传涉嫌欺诈

  既然国际民航业的禁令由来已久,一直执行,手机生产商也应有所了解。从事手机销售多年的北京经销商何女士对记者说:“手机生产厂商不可能不了解手机‘飞行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困境。”那为何手机厂商仍要在手机中设计搭载这一功能呢?
  在对北京、江苏、安徽等地的手机销售市场的实地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手机,除最低端的产品外,基本上都配置了“飞行模式”的功能,只是有的称为“离线”功能,有的称为“无线电关闭”功能而已。所有的销售人员在介绍“飞行模式”功能时,都会强调,只要启用这一模式,手机会自动切断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但依旧可以使用游戏、电子书等其他功能,在坐飞机的过程中是不受限制的。显然,厂商和销售商把手机“飞行模式”这一功能作为了宣传卖点。
  法律界人士认为,手机中搭载了“飞行模式”这样的功能,消费者事实上已经为这一功能支付了费用。如果厂商明知航空公司存在限制使用的法律法规规定,却仍然配载这一功能并对这一功能进行宣传、许诺,让消费者产生明显误解,认为可以在乘坐飞机过程中使用这一功能,但实际上却无法应用,那么,厂商就有不实宣传和欺诈之嫌。如果消费者因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受到诸如航空公司之类的机构的任何处罚,都可以向厂商进行索赔。

●相关链接

飞行模式分类


自动飞行模式

  原理:关闭手机的无线信号,系统判断为手机没电或关机。
  提示:别人给你打电话会提示你已关机。
  如何实现:智能手机自身就能实现,普通手机是短按关机键弹出菜单。

超级飞行模式

  原理:减弱手机的信号,使手机和基站不能正常联系,系统会误判断你到了信号不好的地方。
  提示:别人打来电话时,系统会提示“无法接通”或“不在服务区”。
  如何实现:智能手机系统自身无法实现,要用第三方软件。

连续超级飞行模式

  原理:如果手机长时间和基站联系不上,系统会判断用户已关机,这个时间间隔一般是1个小时,所以单纯的超级飞行模式只能持续一个小时左右,之后系统会自动判定用户“已关机”。为了能延续这种“飞行模式”,要在系统规定的时间内和基站联系一次,重新激活超级飞行。
  提示:同“超级飞行模式”。
  如何实现:智能手机系统自身无法实现,要用第三方软件。(尤 来)


各种飞行模式的电力损耗

  自动飞行模式是最省电的,自动飞行后智能手机就变成了MP3/MP4/PPC多功能一体机了。SP无法支持关机闹钟,要使用闹钟手机必须开着,所以使用闹钟的朋友晚上都会用自动飞行这个功能。
  超级飞行模式的耗电情况,要看使用什么软件实现的。有些软件实现超级飞行的原理是一直保持低信号,这样会很费电,更高明的做法是在短时内(30秒左右)慢慢减弱手机的信号,让系统误以为手机到了信号不好的地方,然后就完全掐断信号,转入自动飞行模式。
  连续超级飞行模式,同超级飞行模式,主要看所使用软件的实现方式。设置为较长时间激活一次,即使是连续超级飞行也很省电。
(尤 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2 版:IT·数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手机“飞行模式”还要忽悠多久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