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当下,无论是国内外知名品牌,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山寨品牌,其推出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说明书越来越厚,似乎功能越多越显其智能、高级,又似乎功能越多越好卖。在笔者看来未必如此。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环肥燕瘦,各入人眼,在市场不断细分化的时代,手机功能并非越多越好。
盘点市面上手机的各种功能,包括有:照相/摄像、MP3、手写、收音机、录音、电子书、电子词典、蓝牙、GPS……有几十种之多。这些功能中,有的是必须的,有的可能是大多数人完全用不到的,还有些是用处不大、弃之可惜的鸡肋功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消费者在选择手机时,更倾向于具有待机时间长、辐射小的特点,同时具有存储器扩展、防水、照相和摄像、MP3播放等功能的手机,而女性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具有防水、照相和摄像、MP3播放、电子辞典和录音功能的手机。诸如手写、JAVA下载、电子书、GPS等附加功能,属于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功能。
抛开普遍的消费倾向,也有些消费者更希望用“傻瓜式”简单易用的手机,对他们来说,多余的功能只会带来操作上的麻烦和相应的高售价,手机能打电话、发短信即可,更有甚者,认为手机能打电话就够了。这其中有不耐烦研究上百页手机功能说明书的中老年人,也不乏潮流一族。据《北京晚报》报道,如今在一些网店中,功能极简的手机重新受到追捧,不少年轻人认为这样的手机能彰显个性,待机时间超长,而且价格低廉,无须为很多根本用不上或者偶尔才会有的功能买单。
诚然,手机越来越强大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如今,手机几乎成了一款全能数码终端,能上网,进行文字处理,收发邮件,能拍摄高清照片和视频,能找路,能聊天,等等,甚至可以说,它越来越不像个手机。对于智能手机使用者来说,伴随着更便捷、更炫酷的使用感受而来的,也不乏续航能力、系统更新、网络安全的困扰。环顾四周,使用智能手机的同事和亲朋,无一例外地要随身携带充电器,他们已逐渐习惯随时随地为手机充电。在用手机网上冲浪时,智能手机用户认识了一个新名词:手机病毒,一旦中毒,有的造成系统瘫痪,须重新刷机,也有的会莫名增加上网流量,造成金钱损失。这些与智能手机丰富的功能相伴而生的使用隐患,令不少对新技术恐慌,或者经济承受能力低的用户,面对诸多强大功能不敢用,生怕弄不好就带来一张天价账单,殊不知,对他们来说,花钱买智能手机,已经是一种浪费。
正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手机功能未必越多越好,消费者不必一味追求大而全,生产厂商也不必一哄而上言必称 “智能”,适当为手机功能“瘦身”,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也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邹本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