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农行重庆市分行创新金融管理模式
惠农 惠民 惠“微”
图片


    农行重庆市分行加大对农户贷款投放,促进当地农户致富。
  农行重庆市分行不断创新金融管理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价值创造力以及风险控制力,在惠农致富、民心工程、扶持微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国农行系统内实现全面超越,多项存贷款主体业务名列前茅,奠定了重庆区域内“主流银行”的地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今年“五一”节前夕,该行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殊荣,是农行系统率先由地方推荐获评的一级分行,也是重庆金融同业中率先获评的一级分行。

服务“三农”惠民致富

  农行重庆市分行抓住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的历史机遇,进行一系列金融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一条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新路子,将县域作为战略基础,紧紧围绕“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开展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农行重庆市分行涉农贷款余额已超过400亿元,其中“绿色家园”信贷品牌的农村城镇化贷款余额超过100亿元;累计对“两翼”地区农户授信超过10万户、近14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5亿元;惠农卡总量覆盖农户50%以上。
  农户贷款的大量投放,促进了“两翼”农户加快脱贫致富。以农行支持忠县3万亩优质笋竹基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以建设育苗及示范园基地,带动农户种植自然生长园,进而实现“产销一条龙”。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在白石镇种植2万余亩,项目建成后年产优质竹笋3万吨、竹苗560万株,并带动邻近9个乡镇农户种植10万亩笋竹,预计年产竹笋10万吨、竹材5万吨。农行采取“公司+农户”的创新贷款模式,带动了农户长期增收致富的目标。为体现惠农利农的宗旨,农行为农民发放农户贷款时采用优惠利率,有效减少农民的负担。
  农行重庆市分行还积极挖掘现有存量优质农业产业化客户潜在金融需求,创新了“一行一品”发展模式,积极扶持本地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已支持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覆盖率近70%;支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覆盖率近50%。在发放的涉农贷款中仅农户贷款就超过49亿元,为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以及农户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农行重庆市分行紧紧围绕县域市政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城乡统筹示范镇建设开展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行“绿色家园”信贷品牌的农村城镇化贷款余额已超过100亿元,每个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都有农行的身影,黔江濯水古镇、大足龙水湖等一批小城镇在重庆农行的支持下率先发展;城口巴山、白果坪电站、鸿源水力、云阳盖下坝电站、巫溪金盆电站等一批水力发电项目在农行近60亿元贷款的支持下,正源源不断地将清洁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该行率先作为金融机构连续两年获得重庆市“城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惠农通”免费布放到农家

  2011年12月6日,农行重庆市分行在巫溪县举行“惠农通”助农取款村村通启动仪式。此举标志着重庆县域内开始全面推广“惠农通”助农取款村村通活动。
  荣昌县仁义镇永灵村的村民肖某,来到住家附近的丰谷农资永灵连锁店,通过店里安装的“惠农通”信息机,用农行惠农卡取出了200元现金。从家里出发到取现,全程不到十分钟。看似平常的一笔取现业务,对她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为了取几十元钱,要花4元车费坐车到镇上的银行柜台去办理,来回得花一上午时间”。
  伴随着这一台小小的“惠农通”信息机,农村金融市场在农行重庆分行的努力下开始了转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难题得以成功破解。
  重庆大部分县城处于边远的大山之中,金融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广大的山区,金融服务几乎是空白。金融服务对于广大的农民朋友来说,闻所未闻。存钱取钱是他们对银行的唯一认知,但是由于银行网点少,并且大多分布于城市,存取款对于他们来说,既费时间又费精力。“惠农通”信息机让这一切发生了巨变,农民朋友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现代金融服务,通过“惠农通”信息机查询各种补贴是否到账,随时转账、刷卡消费等。农民每天还可办理取现、存现业务。
  农行重庆市分行已投入2000多万元,在全市布放“惠农通”信息机近10000台,免费布放到乡村连锁经营超市,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农民办理小额存取款业务,农行均不收取任何费用。“惠农通”是经人民银行核准,农行依托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符合商务部要求的乡镇连锁经营超市布放的具有小额取现功能的POS终端。“惠农通”信息机可连接无线网络,承接银行卡,具有小额存款、取款、查询、转账、刷卡消费等功能,以农家店作为集散地,将店家买卖形成的现金流,在行政村内流通、循环、平衡,形成了农民自给自足的金融生态,突破了物理网点、自助银行等传统模式的限制,破解了农村金融服务难题,将农村市场和现代金融连接在一起,让金融服务到农家。荣昌县和巫溪县已率先实现“惠农通”村级全覆盖。

金融服务心系民生

  情系社会,大爱无疆。农行重庆市分行始终将自身核心经营理念与践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倾力民心工程和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农行重庆市分行不断增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服务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救助困难群众、支持社会各类公益事业等各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2011年末,该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747.34亿元,比年初净增101.26亿元,增幅为15.67%;小企业贷款余额184.08亿元,当年净增47.21亿元,增幅达34.49%。牵头组织银团贷款33.5亿元投入西永公租房项目,累放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17.65亿元,净增15亿元。投放贷款20亿元,支持城乡新造林3.3万亩,改造低效林3.1万亩;投放贷款4亿元,支持三峡库区长江沿岸防洪护岸整治;发放医院类贷款5亿元改善地方医疗条件。先后为4所高校和6所区县中学贷款10亿元,支持校区迁建或购置教学设备;向46所希望小学捐款、捐物近100万元,助学支教8677人次,奖励贫困学生1926人。为留守儿童捐赠安全知识书籍5400册,金额3.56万元。在全行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救助困难群众1239人,金额227万元。在全市开展了“农行文明伞进万家,撑起一片文明的天空”大型公益活动,为社会各界免费发放文明伞20万把,倡导“撑文明伞,做文明人”的良好风尚。

创新模式“贷”动小微企业

  农行重庆市分行以服务小微企业为己任,积极创新业务产品,加大投放、深挖潜力支持微小企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2011年末,农行重庆市分行针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余额达198亿元,较年初增长14.3亿元。
  针对小企业的经营特点,该行设计了“小微企业简式快速信贷业务”等一批适合小企业的信贷产品,保证了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高效顺畅。让小微企业“进得来”。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以及行业、区域特征和客户风险,合理设置各类有别于大中型企业的差异化准入标准。让小微企业“贷得到”。根据小微企业以及县域市场的资产结构和产权特征,积极创新担保制度,逐步解决小微企业担保难的问题。让小微企业“贷得快”。以客户为中心,兼顾效率和风险,整合只能相似或雷同的环节,提高审贷效率。同时积极创新营销模式,为客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现场“面对面”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企业主对农行的“小微企业简式快速信贷业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我们这些微型企业来说最担心银行的放贷额度有限,审核业务过程繁琐。但是,这次通过农行办理贷款,不仅放贷快、供选择的担保方式多、最重要的是贷款额度高这一点让我们很满意。 (王 超 潘钰琳)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4 版:服务·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行重庆市分行创新金融管理模式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