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行动体验生活
作者:王燕
图片


    ■本报记者 王 燕

  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的铃声一响,不少跑着冲出考场的考生便奋力高呼:“不再去图书馆,不再做数学题,我要自由,要安静,要懒散,要睡觉!”用这些口号,来释放自己积蓄已久的压力。
  记者了解到,高考生们释放压力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疯狂购物的、外出旅游的,更有整天吃喝玩乐的。这其中,最为积极的要数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当志愿者、到单位实习,以及参与公益活动。
  刚参加完高考的李雨桐告诉记者,这些年她一直想去当志愿者,可上初中时父母觉得她年龄小,怕不安全,所以不让去。到了高中,学业开始加重,也没时间去。现在高考结束了,她正好利用这个超长假期去实现这一愿望。“我已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准备到我家附近的社区去当志愿者。”李雨桐高兴地说。
  考生张绍杭这个假期准备让父母帮着找个单位去实习。张绍杭告诉记者:“跟同学聚会、出门旅游等这些我也会做,但总不能天天都干,这个假期是我自小学毕业以来时间最长、也是最轻松的一个假期,我一定要好好利用。”据记者了解,张绍杭报考的专业是动漫设计,他酷爱画画,希望以后能从事这个行业。因此,他让父母帮自己找与此相关的单位,不用给工资,能让他跟着上班、学习就行。“这样一来,我就能了解这个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上大学后好知道在哪些方面努力。”张绍杭说。
  记者还了解到,有很多高考生有着与张绍杭一样的想法,例如有些学生喜欢写作,就到报社、杂志社等单位实习、投稿,有的喜欢公关,就到娱乐场所、快餐店等当服务生,让自己有更多机会接触各型各色的人。在如今就业压力有增无减的情况下,他们都希望能尽早接触社会,以提前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利用这个假期去参加公益活动,高考生张洁就是其中之一。张杰说,她一直跟一个有关支教的公益组织有联系,这个组织由一群大学生和教师组成,会定期到湖南、贵州等省的贫困地区采集信息,把需要帮助的孩子的家庭情况收集上来,然后发布在论坛上,有愿意资助的网友便可直接跟这些家庭联系。“我从高一开始资助了湖南省吉首市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孩,帮她支付每年300元的学费。平时,我们会通过写信的方式相互联络。”张杰说,“一直以来我都想跟着公益组织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去采集信息,但由于高中学习紧张,没有机会,现在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生活·时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用行动体验生活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