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鹏
端午将至,各种“穿金戴银”的礼盒粽子又在各地粉墨登场。如一款12枚包装的“真菌之王”粽子,标价1088元;一款“竹报佳音”粽子礼盒内装有金丝双枣粽、吉祥八宝粽、香橙豆沙粽、蛋黄白莲粽、鲜香猪肉粽、山珍野菇肉粽、紫玉板栗肉粽、如意蛋黄肉粽等8只特色粽,标价975元,平均一枚粽子120多元;更有甚者,一款“金鲍香粽”,干贝、鲍鱼、蜗牛等全都入了料,外加一盒铁观音,卖到1990元……粽子礼盒的奢华和价格没有上限,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交易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双方共同作用决定的。如果没有需求,“天价”粽子自然也就没了市场。
粽子作为民间的一种大众化食品,卖成“天价”,这不仅是对民俗民风的一种误导,也是一种变相的浪费。购买“天价”粽子的究竟是些什么人呢?事实上,真正自己掏腰包买“天价”粽子的并不多,大多是公款消费。“天价”粽子实际上已经不再是粽子,而只是“天价”,是一种利益交换工具——购买者无非是慷国家、集体之慨,满足小集体、个人的物质欲望,或借助“天价”粽子,实现所谓“公关”目标,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不正当利益。有了对“天价”的需求,“天价”粽子招摇过市也就不足为奇了。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好糯米约9元/公斤,做一个粽子大约要100克糯米。以礼盒装1千克的粽子为例,糯米的成本约为9元,“再加上蛋黄、肉、糖等辅料,还有劳动力、包装等,成本最多16元。即使加了鲍鱼、松茸等食材,成本也不会超过25元,一个粽子成本不过两三元”。
遏制“天价”粽子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系列有效措施。首先,要出台限制粽子奢华包装的标准。前几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曾联合发文规定,月饼包装不得超过月饼本身价值的20%;月饼销售不得搭售其他商品。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天价”月饼很快就风光不再。而目前对于“天价”粽子,有关部门尚无硬性约束,这无疑是个缺憾。其次要加强节日反腐工作。公款购买“天价”粽子并用于送礼,是一种腐败行为。建议纪检监察部门睁大眼睛,调查一下是什么人买 “天价”粽子,又送给了哪方“神仙”?并予以曝光和处理。最后要说的是,只要下狠心,真行动,治理“天价”粽子并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