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常见的自助银行诈骗形式有哪些
作者:聂国春


    ■本报记者 聂国春
  近年来,自助设备(主要是ATM)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给广大金融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TM进行诈骗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那么,自助银行的诈骗形式主要有哪些呢?
  银监会公众教育服务中心指出,常见的利用ATM进行诈骗的形式有六种。
  一是张贴虚假告示。不法分子冒充ATM管理单位,在ATM上张贴紧急通知或公告,让用户把资金转移到其指定的账户上。二是制造吞卡假象。不法分子将自制装置放入ATM读卡器内,当取款人将银行卡插入插卡口时,实际上是插入该自制装置,于是就出现“吞卡”假象。三是设置出钞故障。不法分子利用自制装置在ATM出钞口设障,如用铁片或胶水粘住出钞口,使ATM吐出的钱卡在出钞口内。四是监控取款设备。不法分子直接在ATM上安装微型摄像装置,或利用高倍望远镜在距ATM不远处窥视,窃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五是“热心帮助”设诈。不法分子冒充好心人提醒或帮助受害人,然后再伺机行骗。六是取款键盘设障。不法分子用仿造的ATM键盘(内有电路装置,具有记录存储功能)附在ATM键盘上。
  如何防范呢?专家指出,安全使用ATM,要尽量避免夜间进入自助银行,避免进入位置僻静的自助银行;进入自助银行时,要注意观察有没有人尾随进入;使用自助设备时,先观察一下自助设备上有无可疑的附加装置,并注意后面的人有没有站在一米线外的安全位置;有陌生人跟您说话或干扰您时,尤其要注意先取回卡、现金和交易凭条;一旦有吞钞、吞卡、密码报错等不正常事件发生,不要急于离开自助设备,而应该拨打银行统一的客户服务电话寻求帮助。此外,千万不要向任何来历不明的账户转款,不要把自助银行打印出来的显示有卡号、余额等信息的交易凭条随意丢弃,尤其不要丢在自助设备旁的废纸篓里。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服务·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常见的自助银行诈骗形式有哪些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