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玲
湖北利川旅游“我靠重庆”的广告风波未平,恩施旅游广告又引争议。7月10日,武汉市民刘先生称:“景区号称要为市民颁发‘凉民证’,创意是谐音于日军侵略时所发的 ‘良民证’,很伤感情!”恩施旅游局表示,这是广告公司所为,与旅游局无关 (据7月11日《武汉晚报》报道)。
虽说此“凉民证”非彼“良民证”,但“凉民证”谐音“良民证”,容易让人想起日军侵华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往事,难以摆脱恶俗炒作之嫌。
诚然,商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分一杯羹,制造一点吸引顾客眼球的东西,无可厚非。但推销旅游景点也要遵守商业道德底线,符合现代文明理念,不能拿低俗当卖点,挑战国人的爱国情感。否则,即使这种经营手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商家也会给人留下“穷得只剩下钱”的恶俗印象。
笔者注意到,现在商家经营的噱头越来越多,推销产品似乎总喜欢与恶俗联系在一起,比如饭店在女服务员胸部挂点菜单,食客只有直盯女服务员的胸部才能看清菜单;美发店策划裸奔创意;热水器商家让美女当街洗澡;酒吧向顾客传授勾搭秘笈;餐厅取名“饭罪团伙”、服装店取名“衣冠勤瘦”等,这些所谓的商业技巧不过是商家刻意哗众取宠的视觉污染罢了。一些追求新奇感的人可能会暂时热乎一阵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缺乏现代文明理念的“凉民”景点也会很快失宠。笔者对这些另类经营的市场前景并不看好,毕竟大多数人不希望正常的爱国情感被恶搞。
实际上,无视社会风俗、道德情感、现代文明,拿恶俗当有趣为自己制造看点、赚得人气与利润的另类经营行为,除了遭到主流舆论的谴责外,还能制造多少轰动效应呢?笔者奉劝景区趁早把颁发“凉民证”的馊主意收起来,不要让这些东西制造视觉污染,砸了景区的牌子,毕竟休闲旅游炒作也要讲究一点技术含量,毕竟国人的爱国情感不容恶搞。优化旅游服务,提高旅游质量,降低门票价格,才是景区真正的经营之道。
换个角度讲,虽说另类炒作引起了公众的非议与反感,但一个事实是,他们制造恶俗创意、借媒体炒作自己,为自己制造出了人气和知名度,实际上成了另类经营行为的受益者。因此,笔者认为,要遏制恶俗经营炒作行为一再上演,除了对其进行道德舆论谴责,让他们趁早收起可笑的经营噱头以外,有关部门更要从法规制度的层面加大处理的力度,加重其违规成本,让恶俗炒作者出于经济利益与违规成本考虑,不敢也不愿炮制另类经营炒作行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凉民证”还会以新的形式继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