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别让洪水放肆闯农家
村庄排水防汛设施严重不足亟待完善
作者:郑梦超 闫雪静
图片
图片


    

图一:洪水闯进农户家中
图二:肇事的洪水已“逃逸”
■本报记者 郑梦超 文/摄
  7月21日,一场特大暴雨来袭,刷新了北京近61年的降雨量记录。长时间的暴雨给北京市郊区农村居住平房的居民带来巨大损失。暴雨过后第一天,通往房山区的京港澳高速因深度积水被迫封闭,本报记者在经历长时间堵车后绕行西六环良坨路出口,最终赶到降雨量一度达到366毫米的房山区青龙湖镇进行采访。记者发现,这里绝大多数村民居住在平房内,很多屋内灌入雨水,村民的家电、家具被浸泡。记者调查还发现,当地部分村庄的排水防汛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由于村边河道多年未清理,降低了防汛能力,导致关键时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击
农家小院遭洪水浸泡

  北京市气象台7月21日发布的10时至22时雨量报告称,该时间段内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47毫米。另据7月22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信息称,降雨当日,房山区青龙湖镇等乡镇成为重灾区。“雨水进了房间后,水位最高时已经到了我的腰部。家里的家电、家具全部被泡了,人能活下来已是万幸。”7月22日,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坨里村村民王先生对记者回忆起前一天的暴雨,仍然心有余悸。
  在王先生的客厅内,记者看到电视、冰箱、空调及家具的外表上仍有泥水浸泡过的痕迹。因暴雨过后一直停水停电,王先生也无法得知家电是否还可正常使用,“损失的这些东西,少说也得两万多元。”王先生心疼地说。
  王先生的家在坨里村的南边,紧邻镇里用于疏通雨水的河道。据他介绍,7月21日20点至23点期间雨下得最大,“眼看着院子里的积水越来越多,顺着房门、窗户往屋里灌,家里人都吓得赶紧往床上、柜子上爬。”
  王先生的邻居苗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也有好几间房灌进了雨水,家电、家具全都被水浸泡了,而新盖不到3年的东屋则因地基下沉,墙体已经开裂。
  沿街行走,记者看到多位村民正在晾晒各种物品,包括家具、服装甚至私家车。此外,记者还看到多间倒塌的土石结构的房屋。
  之后,记者又来到青龙湖镇北车营村。因该村多数村民的房屋建于山坡上,灾情更为严重。在山脚下的街道旁,记者仍可看到一部分服装被褥、桌椅、塑料盆漂在仍未完全退去的洪水中。在村旁用于排水的河道中,还有6辆小轿车尚在水中。“洪水冲进了院,除了屋里的家具和电器、电动车,院里饲养的鸡、鸭还有狗全都冲跑了。”北车营村村民刘先生对记者说。而从事出租车驾驶工作的村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停在院里的出租车也被泡了,“现在只能等修理厂的工人来检查车辆,如果车坏了,肯定又得花不少的钱”。

调查
防汛排水设施落后

  7月22日,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潘安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7月21日中午至7月22日凌晨的特大暴雨已致北京约190万人受灾。据介绍,北京市受灾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在190万受灾人口中,房山区约有80万人。截至7月22日18时许,共转移群众65933人,其中房山区转移20990人。
  记者在青龙湖镇走访发现,当地楼房小区很少,多数村庄村民居住在平房院落中,当地用于防汛排水的设施只包括自然形成的河道、多年前修建的泄洪渠及沿着村内主要街道、胡同修建的下水道。
  在坨里村,记者看到该村用于疏通积水的主要设施为一条自北向南流淌并汇入大石河的河道。但据村民反映,该河道最深处约有2米,平均宽为4米,因常年没有清理,很多地方堆满废弃砖石及垃圾。记者看到,平常处于干涸状态的河道在暴雨后已是水流湍急。“雨没下多长时间,河道里就积满了水,然后直接涌出来流入附近的居民家里。这么大的雨,河道根本就不管用,最后还是靠防汛车将胡同里的水抽走。”村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近些年来,河道根本无人清理,每年夏天,河道中都会长出一片一片的杂草。
  而在青龙湖镇沙窝村,记者看到村内的防汛排水设置只有沿街道、胡同修建的深约1米、宽约0.5米的下水道。记者沿着沙窝村主街两旁的下水道由村东头走向西头,发现下水道中积攒的雨水最终流入村西头的老河道中。
  北车营村也仅有一条宽约5米的河道及沿街下水道用于防汛。因多年未遇暴雨,部分河道已被村民盖上房屋,防汛排水的能力大为减弱。“如果农村地区也有类似于城区的市政管道排水设施,至少损失不会这么惨。”7月22日,北车营村村民刘先生对记者说,与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相比,农村砖瓦结构的平房本来就很脆弱,而在遇到如此特大暴雨时排水设施不能有效疏散积水,难免会给村民带来重大损失。

声音
调研工作即将展开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北京市规划委公布了《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了雨水管渠的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级别最低也必须是3年一遇,重要地区、重要道路为5年一遇,特别重要地区、特别重要道路为10年一遇。然而,意见稿中并未提及农村地区排水防汛设施的相关标准。
  7月23日,记者致电北京市水务局询问该市农村地区的排水防汛设施完善问题是否已列入水务部门的议事日程,该局宣传处工作人员李女士表示,救灾阶段过后,水务部门将就此展开调研。

●相关链接
特大暴雨造成近百亿元损失

  据《北京日报》报道 记者7月23日从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7·21”特大暴雨导致该市1.6万平方公里面积受灾,1.4万平方公里面积成灾,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其中房山区80万人。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目前,因灾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正在核实中。
  据北京市防汛办介绍,本次降雨总量之多、强度之大、历时之长均是历史罕见。强降雨一直持续近16个小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215毫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次降雨过程。房山、平谷和顺义平均雨量均在200毫米以上,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面积占本市总面积的86%以上。
(闫雪静)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调查】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别让洪水放肆闯农家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