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建
“被告因计时延误导致原告多消耗流量,属于服务瑕疵。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返还责任于法有据。”8月24日,石家庄市民戴欣拿着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指着其中两句话向记者反复读诵。
刚刚40岁的戴欣两鬓斑白,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透出倔强与坚忍,一如他同样倔强的语气:半年多的博弈只讨回56元钱,虽然最终也没有得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以下简称移动石家庄分公司)的公开道歉,但自己虽“败”犹荣。重要的是,他用法律让对方承认,自己错了。
较真:越用越有量像个套
“越用越有量:自2011年12月16日至2012年 2月 29日发送LL到10086注册,本月流量大于70M,次月赠送70M”,2011年12月25日左右,戴欣收到移动石家庄分公司发来的短信,盘算着如果上网超过自己70M的包月流量,下个月就可以免费获赠,于是回复短信参加该活动。
同年12月31日晚19点16分,戴欣向10086发送短信查询流量,得知自己本月的包月流量还有剩余,戴欣开始上网消耗流量,直至12月31日晚23点05分,10086发来短信称其流量已超。戴欣认为,这意味着本月流量用完,大于70M了,于是关机睡觉。
第二天中午1点左右,戴欣接到其话费已不足3元的短信提醒。经过查询,戴欣得知从头天晚上21点35分开始,其手机流量已超出包月的70M,共花费56.11元。
这让戴欣一头雾水:12月31日当晚22点40分时自己曾发送短信查询流量剩余情况,10086回复说还有剩余,怎么从移动石家庄分公司营业厅打出的消费详单上看,早在21点35分就已经超出流量了?明明流量早已超出,却告诉用户还有剩余。戴欣开始怀疑,移动公司是以赠送流量的方式骗用户多用流量,涉嫌故意骗取钱财。“可一介小民如何与大公司角力,只有依靠法律。”戴欣说。
今年3月初,戴欣向石家庄市长安区法院提起诉讼。4月,法院正式受理此案。8月1日,戴欣终于拿到法院部分支持自己诉求的判决书。
庆幸:唯一证据帮赢官司
“手机上网套餐GPRS10元赠送70M优惠已使用69.92MB,剩余0.08M(2011-12-3122:40,中国移动)。”这张戴欣提交给法院的记录有10086发送短信内容的照片,是其唯一主动保留下来的证据,成了这场官司险胜的关键性证据。
戴欣告诉记者,事实上,在此之前还有两次流量查询与10086的短信回复。遗憾的是,这两次都没有留下照片。3月中旬提起诉讼之前,戴欣赶到营业厅打印出包含这两次短信发送记录的通话详单。10086短信查询结果与戴欣后来打出的通话详单截然不同,详单显示:12月31日21点35分,其使用流量就已扣费43.94元。
戴欣认为,这种流量提醒短信与实际详单的自相矛盾,恰恰说明移动石家庄分公司搞错了。
这份关键证据得到了移动石家庄分公司部分认可,对方当庭承认,发送流量短信提醒时存在提供流量数据滞后的瑕疵,自愿退还套餐流量用完提醒发送前已收的56.11元。
“如果不是决定拿起法律武器,根本不会想到要把10086短信内容拍成照片,而另两次短信未拍成照片,是当时为节省空间删除了。”戴欣告诉记者,诉讼准备过程中,自己曾试图向移动石家庄公司索要这两次短信内容记录,但被对方拒绝。“在一个普通消费者与移动运营商较量的过程中,对方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优势私自调取起诉人的通讯记录作为证据,尽管这属于侵犯起诉人隐私权的非法取证。而作为起诉人的消费者,却根本无法从对方手中拿到自己本该依法有权获取的证据。”戴欣说,虽然自己并不想先入为主地认为移动通讯运营商会“骗”钱不还,但这次“斗智”提醒自己,真得要处处提防,随时保留证据。
追问:明知故犯算不算欺诈
戴欣说,这并不是一场完胜的官司。
记者在法院判决书上看到:被告在原告已超出套餐流量且已开始计费的情况下,仍回复原告流量还有剩余,导致原告继续使用流量,给原告造成财产损失,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返还责任于法有据。判决还称,被告因流量计时延误导致原告多消耗流量,属于被告服务瑕疵,主观上并无欺诈故意,原告要求被告承担双倍退还责任无相关依据。
让戴欣依然纠结的是自己要求对方双倍返还“骗收”的56.11元流量费并公开道歉的诉求被法院驳回。“既然开始计费,就不该提醒还有剩余,否则怎么理解这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但戴欣却不愿再上诉,因为为这56元钱,半年时间里误工费、汽车油费、电话费等已经花去千元钱,与中国移动讲道理,成本太高。
没有完胜的戴欣可能没有意识到,其胜诉的意义在于以司法判决的形式让移动公开承认其流量提醒服务存在瑕疵,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如是分析说。
记者从河北省内部分地市消协及工商局12315中心了解到,在与流量提醒有关的纠纷中,消费者往往缺乏证据支持,即使死缠烂打,对方最多只是“出于客户满意度考虑”退还一半费用。“中国移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用户总数接近6.5亿,就算每个人多扣一元钱,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戴欣说,自己并不想苛求移动必须拿出根治流量提醒瑕疵缺陷的手段,但至少中国移动应该采取措施,给消费者充分告知与提醒,这才是真正对客户满意度重视的态度。
●相关链接
中国移动称已尽告知义务
8月27日,移动石家庄分公司致函本报称,戴欣投诉的根本原因是上网流量回收需要时间,且短信内容中也已注明“查询信息仅供参考”。同时,经该公司查实,戴欣12月31日当晚发送短信查询流量时,并没有完全断开网络连接。该公司有关工作人员称,这也会干扰到计费系统及时统计并计算其流量。回函还称,经进一步查证,该公司已于12月30日17时03分及12月31日23时06分向戴欣手机号码发出其套餐流量不足5M及超出套餐流量的短信提醒,尽到告知义务。
记者从河北移动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其目前使用的计费系统的确存在滞后的问题,这个误差大约是15分钟。目前,中国移动集团已经划拨经费,在河北进行设备升级与改造,这一工作完成后,大概可以覆盖全省1/4移动用户实现及时计费。
记者试图就此问题获得河北移动的官方确认,对方未作答复。
(李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