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西柏坡 红色旅游带来红火生活
作者:李建
图片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本报记者 李 建 文/摄
  10月1日,记者驾车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北二环交叉口外的霍寨收费站出发,沿西柏坡高速一路西行70余公里,一组青灰色的雕像与“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红色大字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有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之誉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柏坡。
  碧波荡漾的柏坡湖(岗南水库)北岸,柏坡岭林木葱茏。依山而建的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错落有致。前者是上下两个回廊式四合院,庄严肃穆,以文字、照片、实物、影像资料等形式介绍了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活动;后者为一片复原重建的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旧居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在内的房屋,白泥墙、灰屋瓦,简洁朴素。
  时间刚过8点30分,位于西柏坡纪念馆门前停车场已停放了50余辆大大小小的车辆。记者留意了一下车牌,发现除河北省内部分地市外,还有不少车辆来自京津、山西甚至吉林、湖南等地。
  综合各方信息预测,当天游客数量可达三四万人。西柏坡纪念馆研究室主任康彦新告诉记者,黄金周期间,该馆实行全员上岗,并根据游客数量随时调整开闭馆时间。
  领袖们清贫、节俭的生活与其开创的惊天动地的伟业,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来访者。
  来自江苏的百岁老红军秦华礼颤抖着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曾多次来西柏坡参观,这次带着家人过来,主要是想让后辈们切身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屋内的摆设很简单:一电话、两地图、三藤椅,这和当时南京总统府的条件没法比。但就在这间土房中,打败了国民党的百万兵……”刚进毛泽东旧居后院,一段清脆流畅的快板声引得不少游人驻足,原来,这是纪念馆讲解员正用山东快书说唱红色文化。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火红的秧歌扭起来。高高的稻谷垛上,大红纸上的“丰”字格外扎眼。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的空场上,手持红绸的西柏坡讲解员带领几位游客扭起了秧歌,几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也有模有样地踩着鼓点舞动着。这一西柏坡特有的互动项目,原生态再现了老区人民庆丰收、迎胜利的场景。“从2008年开始,西柏坡取消门票,游客数量每年不断增加。预计今年游客数量将达到500万人。”康彦新告诉记者,目前,平山县围绕“大西柏坡”旅游区构建谋划、开工了29个项目,总投资达230多亿元。
  红色旅游给西柏坡周边十里八乡的老区群众带来了福音。时值正午,山坳间、林荫下,一处处农家乐冒起缕缕炊烟。通往领袖故居的300多米长的通道上排满了小货摊。除像章、领袖画像等红色主题纪念品外,更多的是西柏坡核桃、酸枣等土特产品。身披红色棉衣的山杏姑娘凌晨就从几里外赶到景区卖自家产的鲜桃与山货,虽然不愿意回答收入的问题,但她满足的笑容已经给出了答案。
  和山杏一样,当地群众都搭上了红色旅游的快车。据统计,西柏坡每年带动全县旅游收入达数十亿元。目前,平山县正计划通过3至5年努力,使西柏坡开发建设进入全国红色旅游一流水平,实现游客超千万、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达100亿元的目标。
  这个送走开国领袖、迎来新中国的小山村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在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国庆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西柏坡 红色旅游带来红火生活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