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电器电子产品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进入倒计时。面对当前二手家电交易市场的混乱现状,新规的出台有利于市场规范,然而新规如何落地同样引人关注。
专家普遍认为对旧家电经营进行管理是一个好的出发点。中怡康总裁助理研究中心总经理彭煜表示,旧电器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脏、乱、杂,充斥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像旧家电的再利用、再拼装,使得电器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新规将极大地改善这一现象。“办法的推出,对整个家电旧货市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办法将有利于规范整个行业,使得整个行业交易更加透明,能够理清、理顺交易市场,有望盘活整个市场。”他说。
家电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新规中的‘实名登记并建立档案资料’、‘出具发票并提供售后保修期最少3个月’等规定对于购买旧电器的顾客而言,保障了利益,也让旧电器市场更加规范透明。”
而在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看来,《办法》对于整个旧家电市场来说很苛刻,但也是必须的。如果不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市场制度,那么将导致很多购买方不敢入市,然后使得整个旧家电市场堵塞。要知道旧家电市场还是很大的,如果不利用都丢弃的话,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种大的浪费。
但与此同时,新规如何落地也是业内的关注点。北京利康金桥旧货交易市场的一位店主指出,旧家电的最大优势在于价低,如果增加3个月的保修期,无疑会增加销售价格,这样消费者将不乐意。此外,对于卖家来说,寻找发票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再加上需要提供他们的个人资料,本来卖价就不好,容易引起反感,导致货源阻塞。
在大多数旧家电交易市场,现在的经营模式就是一手钱一手货,买卖双方一次性交易,完事后不再产生任何关系,发票、售后保障都没有。然而,这些交易规则已经广泛被消费者接受,并没有因为没有发票和保修就抵触产品。
“我知道没有发票,也不保修,价格便宜就行。买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为了短期使用的。”一位建筑工人在购买二手家电时如是表示。
梁振鹏认为,《办法》的落地的确是难题:“对于旧家电收购需进行实名登记,这不符合我国消费者出售二手电器的心理惯性,也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很难真正落实。”另外,提供3个月保修期对购买者而言是好事,但对于经营者来说压力会增加不少,估计有不少旧电器经营者会产生抵触心理。此外,规定“经营者要对旧电器建立档案资料”,很多经营者并不愿意把一些涉及商家经营数据的资料记录成可供人查阅的档案。
彭煜也表示,尽管《办法》能够对市场起到规范作用,在前期管理规范的过程中也势必会增加运营成本和运营难度,或者是无法落到实处,而这主要看监管部门是否依法监管。家电世界网总编辑陈礼明认为,就目前来说,旧家电交易市场还欠缺监管,这一点与没有明确划分管理部门和缺失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此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的旧家电交易已经转移到网络上,这样一来就更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对《办法》的实施也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金朝力 陈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