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正军/图
■王 硕
近日,一条名为《山东一家三口辞职休学欲“舟”游世界》的新闻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35岁的翟峰和妻子辞了职,卖掉了车子房子,给8岁的女儿办了休学,打算一家三口去周游世界。对于翟峰辞职去旅行的做法,网络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赞同者称赞他勇气过人、生活潇洒,反对者则说他太过冒险、不考虑后果。
笔者了解到,其实翟峰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前南方都市报城市杂志中心首席编辑蔻蔻梁可谓是辞职旅行圈中的红人,她辞去了工作只身挺进环球之旅,现在她的《辞职,去旅行!》一书更是成了辞职旅行者的“入门圣经”。
网友7Kimchi非常赞同辞职旅行的做法,她认为旅行能够获得生活中没有的热情。“对于休学或辞职旅行这件事,我一向艳羡;旅行,停下来看世界,是为了从更广阔的人和事来认识自己,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世界,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回归生活。对我来说,旅行只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却也随处是旅行;只要心有所依,身有所向,在哪里,都是家。”网友7Kimchi说。
在新浪微博上,一个名为“辞职组团去旅行”的微博粉丝数近两万人;在豆瓣网上,一个“休学辞职去旅行”小组也迎来多达14余万粉丝,帖子中有不少人分享着自己辞职去旅行的经历。辞职旅行现如今在不少年轻人眼里被视作潇洒和勇气的代名词。“好朋友刚打个电话来,说她今天突然辞职了,买了今天晚上的票,决定去云南丽江玩玩。好羡慕这份勇气,我也想要去旅行,一个人,说走就走,真自在啊。”网友柠檬想想坦言道。
对于翟峰这样辞职旅行的践行者,有人表示支持加羡慕嫉妒,而大多数人却提出质疑和反对。有评论认为,“工作里没激情了,就辞职,这不是洒脱,是缺筋;生活里没激情了,就旅行,这不是豁达,是逃避”。这一说法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辞职旅行,纯粹是无法心安享受生活,所以找个陌生的地方克服恐惧。美其名曰旅行,实则逃避。”有网友表示,辞职旅行并不潇洒,而是在逃避生活的压力,推卸对自己和对家人的责任。
对于翟峰的做法,还有人认为,带着家人远航是在冒险,让一个8岁的孩子退学,跟随大人去航海,是在剥夺孩子上学的权益。翟峰表示,他在出行前几个月已经做好了准备,也已与孩子的学校和老师协商好,并带着孩子的课本、习题,即使在海上也能帮助孩子补习。他认为,带着女儿去是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了解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比课堂上的知识更有用。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理性的人对此抱有质疑,旅行回来后他们没房没工作要如何生活?
“辞职旅行不可怕,可怕的是旅行不是发泄的出口。辞职以后是不是还需要工作,再工作算不算打回原形,每个人答案不一样。”网友张小喵无所不在说。背包客叶波也并不鼓励盲目的辞职去旅行。“许多人说好想辞职去旅行,我并不鼓励盲目辞职去旅行,任何工作都在于有沉淀。”叶波表示。
前程无忧2011年12月的调查显示,36%的网友愿意“辞职去旅游”。此外,由专业调查机构在2011年11月到2012年3月期间,面向中国大陆制造业、高科技、房地产、医疗、金融能源等11个行业的千余家企业调查后得出的《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显示,中国80后、90后离职率达30%以上,高出平均水平5%。
国家职业指导师师至洁认为,辞职旅行,是这个经济变幻与生活压力很大的年代的时间产物,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
师至洁表示,80后职场人几乎没有经历过父辈年轻时为生计而奔波的艰难,更多地考虑如何尽快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敢于打破常规而不去考虑后果。梦想与现实的悬殊差距使他们在职场上遇到接二连三看似无法突破的瓶颈,并很有可能因此失去原本更好的迈步机会。
“对于有竞争力的职场人是可以的;但对于工作不够稳定,阅历尚浅的人来说,似乎生存的压力会大于暂时的快乐。而对于老职场人来说,这不妨是一个休整的思考时间。”师至洁对笔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