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后的成都街头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谢莉葳
市区蜀道难
深秋十一月,成都街头除了几许浓浓的寒意,更添了几分“蜀道难”的牢骚。
记者乘机场巴士前往市区,刚下高速进到城区,路就堵了起来。在人民南路打车,等了20多分钟没见一辆空车经过。偶尔落客的出租车刚停下,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围堵争抢。周围黑车司机揽客的倒是不少,但多以两轮摩托车为主,收费比出租车打表还贵。一位黑车司机劝记者不要等了,路太堵出租车都躲着走,没有空车愿意到这一带拉活儿。
从10月8日起至2013年6月30日止,成都新一轮“逗硬”(四川方言,意为动真格,来真的)的限行措施开始实施,三环路(含)与二环路(含)之间区域内所有道路工作日7:30-20:00皆按汽车尾号限行,为期15个月。违规上路的,将被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此前,4月26日实施的限行措施,仅限于二环路及7条放射性主干道个别路段。
最初的一周,限行政策收效显著,来自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城区主干道平均车速提高了30%,滨江路、新华大道、人民南路和浆洗街-创业路一线等四大传统拥堵路段的交通情况明显缓解。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限行措施实施一个月后,限行效果正在被不断新增的交通需求所抵消,车流量出现逐渐恢复趋势。
车子越限越多
“为什么还是堵啊?周一早上又堵了一个小时,赶着上班的人伤不起啊。”“感觉突然间就多了很多车。”家住棕南小区的张先生抱怨,原来小区里晚上11点前回来,再紧张也能找到地方停车。从10月下旬开始,6点下班回家都要抢车位,再晚点回来就全凭运气了。“怎么感觉车越限越多,我们小区大致数了一下,限行后的这三周内增加车辆约30辆,小区总户数只有近300户,原来就有车近300辆。”
事实上,市民们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很多只有一辆车的家庭开始考虑购买第二辆车。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章老师在听到限行的消息后,匆匆到4S店订了一辆车。一来新校区上班远,没车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她被广州突然袭击式的限牌方式吓怕了,担心成都效仿广州,打个措手不及。
广州一夜之间冒出的限购令,曾引发了市民彻夜疯抢,也引起了其他城市消费者的恐慌。因此成都汽车经销商把尾号限行措施的扩大实施视为弱市之下的重大利好,暗自窃喜,认为二三环限行后反而会刺激购车消费。
缓堵效果逐渐抵消
经销商的这种乐观心态也并非盲目。从之前4月26日中心城区部分道路实施的汽车尾号限行措施来看,5-8月成都城区汽车保有量从103.9万辆增加到了107万辆,净增3.1万辆,整个路网压力非常大,而且不仅上下班高峰压力大,平时压力也不小。
另一方面,二环路架桥施工道路封了两条,八车道相当于占用了二环路25%的道路资源。而成都市交管局对中心城区1500辆汽车抽样调查显示,限行后中心城区将有80%的小汽车受到影响,预计只能削减中心城区汽车总量11.1%-15.8%。限行措施只能部分缓解拥堵,初期见效明显,一个月后缓堵效果开始逐渐被抵消。
如果限行导致可能出现部分家庭购买第二辆车的需求暴增,则有违城市管理者的初衷。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局长巢维表示,针对再购新车问题,交管局将密切关注汽车上牌量的变化态势,一旦出现上牌量剧增,将适时考虑参照北京每13周轮换一次限行的做法。
以空间换时间
抱怨归抱怨,成都市民对限行政策的扩大实施大都还是抱着一种理解的态度。
据统计,限行实施前的8月底,成都汽车高峰期平均车速已下降至13公里/小时,接近交通堵塞状态的临界值。调查表明,早晚高峰期间,83%的道路和86%的路口拥堵,整个路网已不堪重负。
近几年来,成都市汽车年均增长率为20%。截至2012年上半年,全国5个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城市中,成都紧随北京,排在第二位,保有量超过天津、深圳、上海。
汽车的高强度使用,更是加剧了路网交通压力。据统计,成都市交通高峰期中心城区汽车的出行率约65%,日均使用频率为3.5次/天,远高于上海2.4次/天的水平。
更让人忧虑的是,成都地处盆地,空气流动性较差,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污染在城区环境空气中所有污染源中的比例,分别达到74.5%和93.7%。
“在反复比较多种限行方案利弊之后,只有采取新的区域尾号限行措施,引导合理的交通出行,才能为缓解交通拥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赢得时间和空间。”
暂无限牌计划
尽管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成都近期暂无限牌计划。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跟每个迅猛发展的城市一样,成都的路再怎么修,也赶不上车辆扩容的速度。
据统计,目前成都市每个工作日新上牌汽车1417辆(城区为621辆),新车增速迅猛。截至2012年8月底,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211.41万辆,单月汽车上牌量已经连续44个月突破2万辆大关。而道路增长速度则远远低于汽车增长速度,同期年均道路仅净增5%,且大量集中在三环路外。
机动车快速增长和过度使用,与有限的道路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压得整个城市透不过气来。成都尝试着不轻易出“限牌”这步技术含量较低的棋子,力图通过免费更换车辆号牌、免费公交、地铁打折、放宽交通车证办理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削减出行总量外,改变市民出行习惯,为公共交通发展赢得时间。
不过,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正在悄悄改变这座闲适安逸的城市。随着汽车保有量日趋庞大,谁也不知道,成都会不会步广州的后尘,成为下一个不得不限牌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