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近日,持续的雨雪降温天气令很多车主叫苦不迭。而随着冬季的来临,湿滑的路面、拥堵的道路以及事故的频发,让多数人选择把爱车停在家里“过冬”,而改乘公交、地铁出行。如此一来,“闲置汽车”便这样“冬眠”在车库或小区里。
除天气恶劣、路况糟糕外,停车难、停车贵,高油价也是迫使他们闲置爱车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随着一二线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目前很多家庭都已经步入“第二辆车”时代。对于“第二辆车”的选购,消费者已经基本摆脱了代步的需求。然而第二辆车的购入势必会影响首车的使用率,长期停放车库或停车场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首车的命运。
据记者了解,不少车主也都认为,车辆停驶后,各部位零件没有运转,也就不会发生磨损,车的使用寿命自然而然就可以延长了。然而一旦再次使用,不少人很快又会发现,许久未动的车辆开起来总有些不对劲。“车辆停驶一段时间后,非但没有延长使用寿命,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北京市旧机动车市场市场总监王萌介绍说,闲置车辆许久未开,很多方面都会出现以下问题:
电子元件受潮
易引发故障
汽车上的电子元件及连接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防水、防潮和防腐蚀,否则就会引发故障。而停驶车辆的电子元件或接线插头,由于长时间处在隐蔽的环境中,受潮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重新启动后,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就会越高。
润滑油膜变质
易加速零件磨损
汽车停驶后,如发动机的气缸、活塞表面的润滑油膜,由于要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有腐蚀性的酸碱成分,润滑油膜很容易变质。停驶时间越长,变质也就越严重。而当发动机再次启动时,气缸与活塞间会形成干摩擦或半干摩擦,进而加速零件的磨损。
蓄电池自放电
易缩短寿命
如今汽车上用的一般是铅酸蓄电池,其特点是一旦汽车停驶就会产生自放电。在正常条件下,蓄电池每昼夜自放电可使电量下降1%以上。而更为严重的是,蓄电池长期自放电后,极板表面会产生硫化物,从而影响蓄电池再充电的效果,最终致其提前报废。
油封变形老化
易损坏漏油
车辆停驶以后,油封四周的接触受力总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说,受力大的方向,油封变形量就大,停驶时间越长,其变形量也就越不容易恢复,油封甚至出现永久变形,车辆行驶时就容易发生漏油现象。
轮胎变形
易影响车轮平衡
汽车重量一般由4只轮胎接触地面的部位所承受,停驶后,接触部位受压收缩,会产生变形。这样一来,轮胎四周的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滚动半径也就变得不再均匀。一旦汽车重新上路,车身就会发生抖震,不仅会加速轮胎磨损,还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危害。
由此可见,车辆停驶、久置不开后,反而会给车辆带来更多危害。
●专家提醒
据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工程师胡平介绍,一旦车主要将爱车停驶一段时间,那么就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对爱车定期进行保养,从而确保车辆各种性能的稳定。
胡平告诉记者,长期闲置的车辆最好清洗干净后打上蜡,以保护车体表面。油箱要严密封闭,避免温度过高,另外汽油储存的时间也不要太长,因为长时间存在的汽油抗爆性可能降低。蓄电池的电解液液面必须高于极板10-15mm,不足时应及时添加蒸馏水,要保持电量充足,必要时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同时用碎布堵住排气管等易锈蚀的部位,以免湿气侵入,车库内则要保持通风。再用千斤顶把车子架起来,使轮胎和悬架元件不再受力。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保证每半个月行驶一次,或启动发动机一次,为电瓶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