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消协发布羽绒服消费警示
定制翻新三大猫腻
作者:任震宇


  本报讯(记者任震宇)随着天气转寒,不少讲究实惠的消费者把目光转向了羽绒服定制翻新上,花上二三百元就可以搞定。翻新的羽绒服真的物美价廉吗?11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称羽绒质量差、以次充好等现象严重。同时,中消协列数了翻新定制羽绒服的三大猫腻。
  ——成本不足百元。通常定制、翻新羽绒服的面料成本极为低廉,一件羽绒服所需面料成本,仅需三四十元,较为好一点的,也只要50至60元一件。消费者单从面料的表面看来,很难辨出好坏。因此,大部分商家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在进货的时候,往往都选用价格便宜的面料。面料差几乎成为羽绒服翻新、定制店的一个通病。
  ——含绒量不达标。在定制羽绒服前,商家一般都会告诉消费者,称自己用来填充衣服的羽绒纯度是“90”(含绒量为90%以上的羽绒),但事实上,市场上用“90”羽绒的极少,国家羽绒服标准规定羽绒的含绒量明示值不得低于50%,很多从事羽绒服翻新、定制的小店铺使用的羽绒达不到这个标准。所用的羽绒差,一方面是因为货源紧,好的羽绒多被品牌商家订购,小商家很难拿到;另一方面,由于含绒量较高的羽绒,其售价也会相对高出许多。
  ——羽绒以差换好。翻新时偷工减料,趁消费者不注意,把原衣服里的好羽绒换成差的,这是羽绒服翻新行业存在的又一猫腻。大品牌使用的羽绒相对较好,因此,不少店铺就动起了歪脑筋,或在充绒时偷工减料,扣下一点羽绒,或偷梁换柱,用差羽绒换下好的羽绒。
  针对上述问题,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翻新定制羽绒服前,最好掏出羽绒自己保管,待外套加工好,再由消费者现场监督加工方充绒封口,并提前自留一些“样品”,以防出现纠纷时没有维权依据。一般穿了几年的羽绒服,羽绒上会附着一定量的细菌,很多翻新定做羽绒服的小店不具备羽绒的消毒处理能力,顾客自己最好先清洗、消毒,再填充进去,衣服做好以后最好拿到洗染店进行洗涤和消毒。为防止“钻绒”现象出现,应选择密度较大的面料,同时要特别注意缝制时“针码”要尽量小。另外,取衣时索要正规票据,没有票据就让店主写下相应证明,以便维权时作为证据。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定制翻新三大猫腻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