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中国消费者报:如何促进我国文化创造活力的提升?在相关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彭翊:文化创造活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人才作为文化创新创造的主体,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来培育、引进和评价。首先,要以基础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为基础,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理念为支撑,分类建立文化人才的素质模型。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与成长规律,进行分类指导,准确定位,打造各类文化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多渠道引进领军型、高层次文化人才。通过大力引进技术型、策划型人才,建立高端、复合型人才库。在具体实施上,今年8月,卡梅隆团队与国内影视集团合资在国内组建影视基地无疑为引进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最后,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通过全面细化、明确量化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科学评价人才价值与作品价值。
在重视人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各类文化创新平台、环境、机制对提升文化创造活力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产学研一体化优势,进一步发挥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转移中心、版权贸易基地的作用。
文化供需存三大矛盾
中国消费者报:我国当前文化供给和文化需求之间究竟存在哪些不适应?
彭翊:我国文化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文化供需层次性不适应。随着信息逐渐发达、文化更为多元活跃,我国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品味更高、消费习惯发生变化,但传统的宣传式、说教式、重形式轻内容的文化产品与时代严重脱节,难以激发消费者的欲望,满足不了当前消费者的要求,造成看似产能不小消费却不够的现象。比如大量粗制滥作的电视节目、动画作品,定位混乱、内容雷同、形式古板,生产制作出来后可能都没有机会走上市场。
二是结构性不适应。从产品结构上看,当今消费者更偏好于科技含量高、互动体验性强的数字内容产品,比如对数字游戏、数字音乐、SNS社区等移动互联网产品、网络产品的喜爱与依赖,但我们的文化供给现在来看还是以传统的生产、表现和传播方式为主。
三是地域性不适应。从区域、城乡结构上看,我国文化供需市场的重点目前是在中东部城市,对于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文化市场基本上还是荒漠,文化供给的规模质量远远不够,文化消费的理念氛围也没有引导成型。
文化产品要接地气
中国消费者报:如何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彭翊:2008-2010年,我国人均文化消费支出1358元、1472元、1627元,平均增速达9.5%,占总消费支出12%,与之相对的是我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但却不符合“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会带来文化消费高涨”的国际经验。文化消费为什么没有随着收入增加出现井喷?我认为除了生活成本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外,文化产品的规模与质量达不到要求是重要原因。
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对于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第一,贴近需求。文化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应该以群众消费为导向,要适应群众的消费习惯和偏好,要接地气。第二,内容为王。文化产品的根本在于其内容实质,应着重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原创性与创新性。第三,推动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全面推动科技作用于文化产业链,提高文化产品的创作力、表现力和传播力。第四,增加渠道。进一步开发数字、网络、手机平台等多种渠道,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第五,文化品牌培育。挖掘地方特色以及优势,培育文化产业自主品牌,创造出更多自己的、适应时代和民众需求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