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宏斌 本报记者 戴 岱
近年来,不少不法分子开始利用“资本运作”、“网络销售”、“股权投资”等名号,将非法传销包装成“财富神话”,极具隐蔽性,很容易让人深陷其中。
“原始股”起洋名诱骗群众
今年年初,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警方接到举报,称有人打着推销“原始股票”的名头,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数量为返利依据,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加入,其形式很像传销。
警方调查发现,早在两年前,这个以林某为头目的,打着推销“‘DSC’碳金融原始股票”名头的传销组织,就已经在社会上兴风作浪。2010年9月,林某在自己周边人群中大肆宣传英国“‘DSC’碳金融原始股票”,该股票18000元起卖,并声称,每发展一名下线成员并投入资金购买的,可获取10%的返利;隔线发展成员的,依次递减获取返利。在林某的介绍下,周某购买了18000元的“碳金融原始股票”,成为林某的下线。
为拉“下线”手段频出
此后,福建永定人陈某在厦门认识了周某。经由周某介绍,陈某也买下了18000元的“原始股”。回到龙岩后,陈某开始发展自己的“下线”,陆续向周边50多名朋友推销这种所谓的“原始股”。在部分朋友怀疑真实性后,陈某并没有死心,他特意叫来周某,有模有样召开了有关“原始股”情况的说明会。为了进一步取得信任,陈某还将所谓的自己亲身“收益”向大家做了详细陈述,从而引诱大量人员受骗。
就这样,随着现金、银行转账等线下交易的活跃,一个“英国‘DSC’碳金融原始股票中国官方网站”出现了,上面显示着大家的股票信息,而且天天“飙红”。而这个所谓“官方网站”,其实就是不法分子用来诱骗受害者的空壳而已。直至去年3月12日,这个“官方”网站出了问题,无法登录,很多人才开始意识到可能上当了。
受骗人员缺乏股票常识
据办案人员介绍,很多受骗者甚至对股票的常识一无所知,“一是购买股票,需要到专业的证券交易所进行,而这个案件中,他们就是通过现金或者转账到私人账户购买,过程不规范。二是购买股票,必然需要股权证。此案中,不仅没有股权凭证,而且受害者只能在‘官方网站’上看到自己的股票信息。同时,股票必然有涨有跌,天天飙红的股票,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警方调查发现,至案发时,通过周某账户购买“原始股”的有孙某等人,共计30余万元;通过陈某账户及现金购买“原始股”的有张某等人,共计40余万元;徐某账户2.7万元;另外还有不少人是现金交易,且没有凭证,无法查证。
传销犯罪分子终落法网
警方经过严密部署,于去年4月3日,在厦门将陈某成功抓获。而周某也于今年3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落网。
今年11月,这个涉案金额达百万,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入罪的两名被告人被一审判刑。其中,判处被告人周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
此外,据查明,周某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四名下线,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共诱骗了40余人购买“原始股”,非法经营数额达110余万元。几个月前,这四名下线也被抓获并判了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