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78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下调新政策实施,专家称
惠及百姓还盼退税措施
作者:王照重
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照重
  2013年伊始,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批准对780多种进出口商品降低关税的政策开始实施。有关专家指出,此举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技术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然而,要想真正让消费者最终获得实惠,还需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如实行购买进口商品退税政策等。

关税逐年下调

  1月1日起,我国对78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主要分为五大类,涉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医疗用品、促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五大类商品。
  事实上,自加入WTO以来,我国进出口关税逐年下调:2002年,大幅调低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2005年,900多种商品关税下调,这也是我国履行义务的最后一次大范围降税;2006年7月1日,降低小轿车等42个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最终完成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降税义务,我国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税率分别由“入世”前的70%-80%和18%-65%降至25%和10%;2010年,对600多种产品实施较低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
  今年的税率调整后,我国2013年进出口税目总数由2012年的8194个增至8238个。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关税水平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是最低的,还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在部分细分行业也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符合国际趋势

  财政部关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低税率,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加强进出口管理及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需要。
  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消费与流通研究所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表示,降低关税是世界贸易发展的大势所趋。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自由化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结果,就是关税水平的逐渐下降,我国调低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
  “降低关税也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消费需求。”赵萍分析,进口商品的价格一般要比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高出很多,一方面是因为进口商品本身市场定位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一些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其中包括关税水平、利润率、流通环节成本较高等。随着国内市场消费结构的升级,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日益旺盛,降低关税以减缓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也是国内消费者一种普遍的愿望。

促进经济发展

  赵萍分析,此次降低税率的进口商品涉及多种促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促进这些商品的进口,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技术的进步,也可以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改善产业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
  此次降低税率的进口商品还涉及多种能源资源性产品。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促进进口我国缺乏的资源产品,将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也能相对降低国内资源产品价格。
  不少消费者反映,过去这么多年来,国家多次降低进口婴幼儿奶粉和进口化妆品的关税,可是这类产品的价格近年来却一直在上升,不知是啥原因。
  赵萍就此分析指出,政策制定者的主观愿望之一,是让降税最终给消费者带来实惠,通过减缓价格上涨等因素,使得广大消费者能够获益。目前看来,政策的好处没能完全落在消费者的身上。如果只降关税,不降价格,只会扩大经营者的利润空间,对消费者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也难以带来多少实惠。
  赵萍指出,要想让国内消费者得到真正实惠,国家在降低关税的同时,还应制定配套措施,如实行购买进口商品退税政策,这样才能真正惠及消费者,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愿望,拉动国内消费。

●链接

5类商品降关税

  一是调味品、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医疗用品;二是汽车生产线机器人、宽幅喷墨打印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电动汽车用逆变器模块、锂电子蓄电池、无级变速箱用钢带等促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三是高岭土、云母片、钨铁、锑等能源资源性产品,以及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用过滤器、动车组用胶囊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环保产品;四是紫苜蓿、奶衬、自走式饲料搅拌投喂车等支农惠农产品;五是羽绒、亚麻短纤、全自动转杯纺纱机等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产品。
(王照重/整理)

进口奶粉价未动

  据《羊城晚报》报道 今年1月1日起,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关税为5%,是原税率的一半。1月8日,记者走访广州市多家超市发现,各品牌的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均无降价。
  “降价想都别想。”一位经销商表示,5%的关税虽然占到公司进口产品成本的5%,但分摊到终端价格上,可能仅占到奶粉零售价的0.5%还不到。“一罐洋奶粉进入中国,除了需要缴纳关税,要缴纳10%的质检费用、17%的增值税,此外还有10%的总代理费用,10%-20%的渠道费用,20%-30%的经营成本费用等。降低的关税根本没办法弥补快速增长的经营费用。如终端入场费、人工费等经营费用仍在大幅度增长。 (王照重/整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惠及百姓还盼退税措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